近来,规模逾千亿元的上市公司闲置募集资金涌向银行求购理财产品一事,引起坊间热议。
记者从成都部分银行公司业务部了解到,这逾千亿的大资金实际上是“看上去很美”。某国有大型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自从手上闲钱多了,其议价能力也增加了不少,在这场千亿“活水”的巨大“商机”中,上市公司占了绝对主动,而银行被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据悉,不少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求银行将保本固定收益做到7%-9%,个别企业甚至要求银行在理财款项进入的同时支付理财收益。如果按8.5%的年息计算,提前兑付收益的做法将导致银行的资金成本超过10%。
我们都知道,现有的1年期存款收益只有3.25%,银行任何一种理财产品包括信托在内,基本不可能保证实现3倍存款收益。银行的唯一路径只能将这笔资金用做委托贷款,按照现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计算,再加上银行自身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证的利益,放出的贷款保守估计年利息应该在15%-18%之间,而较为正常的贷款年利率一般是8%-10%左右。
不难估计,代价如此之高的贷款,肯定不是贷给了大企业,那么为这“多出的三五斗”买单的,只能是急需用钱的中小企业。如此一来,给银行带来希望的“千亿活水”,可能会间接拖累中小企业,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统计不难发现,在上市公司近期签订的理财产品中,五大行内仅工行获得一笔4000万的小单,而不少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却揽获数亿甚至十亿的份额。究其原因,无非是五大行自身体量较大,相应的对风险的管控也更加严格。而中小银行对资金的需求更迫切,在大资金面前,为了争夺蛋糕,为了高利息回报,中小银行是否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合规和风控上有所放松?会不会对未来银行的不良率控制埋下隐患?
千亿“活水”福兮祸兮?或许这真的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