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作品“听月楼藏版”《玉荷隐语》(四册)书影。 (受访者供图)
梁实秋作品“行书晏殊词”。 (受访者供图)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新书首发式日前在北京中华书局举行,该书将明末清初以来至1949年前的学者手迹搜罗其中。作者许宏泉表示,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中国近三百年文化史的普及读本。
许宏泉现任《边缘艺术》、《艺观》杂志主编。昨日,许宏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近三百年学人翰墨》所收纳的手札、信函、书法,均为他5年多来在艺术市场上收藏得来,“数十年的收藏经历让我了解到,‘学人翰墨’比名家字画更难求得。回望中国三百年来的风云际会、世事变迁和几代读书人的命运与选择,许多的是非得失、情谊恩怨日渐被人淡忘,或许只有从书法的文脉所系中,还能感觉到一个时代的文化脉搏。”
大家也有“枪手”
“近300年来的文化人70%都可以在我的书中找到踪迹。”许宏泉介绍说,5年的时间里,他出没在各类拍卖会,寻找学者的手迹。迄今,他已经收藏了200多件学者手迹。其中,也有一大部分是朋友间交流得来。有时候,为了一幅作品,他可以不惜重金。一次他在大连邂逅安徽乡贤陈廷桂的一幅行书,爱不释手。卖家开价2万元,许宏泉知道,如果在拍卖会上买,最多5000元就能到手,可他二话不说,就掏了钱,“怕就此错过了。”
在许宏泉看来,“学人”即“做学问的人”。收藏读书人的手稿不能以作者的名气为主导,而应注重其艺术、审美及思想取向。许宏泉说:“收藏手稿的过程,也是感受这些学者文人心灵、生活状态的过程。甚至一些学者公案,也因此有了新发现。比如吴昌硕,他曾有写给顾西津的信,信中说‘有人强求山水画,而我不会画山水,请画个草图给我,不能太复杂,云云’。又有他写给某人的信,信中说‘诗用完了,请赶紧再做点诗过来’,可见,吴昌硕这样的大家,也是有‘枪手’的。他题了那么多的七绝,未必都是他自己的作品。”
许宏泉认为,看到学者的手稿原作,感觉是大不一样。“你甚至可以通过这幅作品跟他对话,你的感情就会不一样,而只要有了很深的感情,写出来的东西就会不一样。”他说,写作的过程,也是一次对三百年学苑的一次徜徉。
“翰墨收藏”渐升温
“收藏界向来‘重书画’而‘轻书法’。刚刚涉足‘学人手迹’收藏时,这市场还比较冷清。”许宏泉说,很多玩收藏的人,往往注重大名头,“对学者的东西不太关注。”而他自己,绝对不会花大价钱去买一幅傅抱石的作品,“打死我也不买,除非我是真心痴迷这张画。”他更看重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就像很多人喜欢买名牌包,而我可能更喜欢手工包。还有,一些所谓这个、那个书法家协会会长的作品,尽管市场上价值不菲,我也一定不会为之所动。在我看来,花大价钱求一幅在任会长的作品,还不如求一件董桥的字来得倾心。”
尽管“翰墨收藏”相对冷门,市场却随着藏家的日益理性而渐渐升温。比如,梁启超的一封书信要七八万元,鲁迅的一个签名本,卖到了17万元,而鲁迅的书信,一封至少要50万元。碰到买不起时,许宏泉也不强求。今年春节前,有朋友拿来“一个好东西”,是陈寅恪的一封信,带信封的8万元。许宏泉很心动,可是手头比较紧,就一直没有买,可心里一直惦记着。
收藏“学人手迹”,许宏泉认为对读书人来说非常适合,“作品很少有天价,在你我可承受范围之内,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或了解,这就提供了收藏空间。”此外,许宏泉表示,“手稿”收藏不能“贪多”,“原则上一个人只收一件。”这之中,也有收藏不易的原因,“像秦淮八艳,只要能收到一艳的作品就很了不起了。”他又很希望能收藏到张爱玲的信笺,四处询问。让他颇为得意的是,他有55封梁漱溟写给他夫人的信件,眼下正在南京装裱。
5年收藏汇集成书
5年收藏,许宏泉藏品收录在新书《近三百年学人翰墨》中,丛书第一批包括五本,分别是清初卷一、清中卷一、晚清卷一、晚清卷二、民国卷一。该套丛书记录了吴伟业、袁枚、姚鼐等数百位名家的文化艺术创作,以及作者许宏泉对这些名家的解析等。此外,书中还收录了这些文化名家的书法、诗画代表作以及手稿、信札、签名本等,大都是珍贵的文献史料,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读者理解。
许宏泉表示,关于近三百年来中国学术史的见解,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是梁启超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时所编讲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学人翰墨’名录的范围应该更为宽泛,除了学者手迹外,文中还收录了不少画家、艺术家及‘做学问的人’的翰墨手稿。”
许宏泉希望自己的这本书可以成为三百年来中国文化史的巡礼。他表示,收录其中的很多文化名家如果按照以往的主流学术史来选定,可能属于“边缘人物”,但其艺术、学术价值仍然非常珍贵,“此类收藏可谓是‘可遇不可求’,比如,你想购买一幅齐白石、徐悲鸿的名画,只要有钱,总能求得,而‘学人翰墨’有钱也未必能够获得,如果没有缘分,往往是连手稿的面也难得一见,更不要说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