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银行业开始“抢食”小微金融

2013年03月26日 08:29   来源:长江日报   程思思 晏坤

  政策倾斜加上市场挤压

  小公司、小单子、小金额……对于贷款业务,武汉金融机构固守多年的“找大企业接大单”的传统习惯悄然改变。昨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获悉,中小微企业在公司贷款中的份额已经占据半壁江山。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800亿元,较上年增长逾800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更是成为今年银行争相支持的对象。

  “烫手山芋”变为“香饽饽”

  “大企业定点服务,小企业遍地开花,难得找,就算是谈成了最多也是上百万元。”交行湖北省分行零售信贷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一度被员工视为“烫手山芋”。

  2008年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意外带来小企业的政策红利银监会提出要求: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各项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创新改革,随后在银行业界陆续“开花”。

  近年,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不仅是颇具活力的群体之一,也是武汉承担就业的巨大载体。将小微企业业务作为战略性和基础性业务,已经成为江城银行的基本态度

  武汉农商行提出“微贷业务”概念,5000元—50万元的贷款由个金业务部审批,并引进德国先进的审批系统,最快放款速度提高至3个工作日。

  民生银行将原有的商户融资和商户存款,扩展到包括商户结算、小微企业融资、小微企业结算和电子银行在内的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电子银行方面则增加了商户网银。

  汉口银行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形成“信贷工厂”式审批流程。

  建行率先推出了以专业化金融服务为依托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善融商务”。

  交行则推出小微企业专利权、商标权等质押融资产品,为科技型企业解决“轻资产”的问题。

  “现在小微企业俨然成为了香饽饽。”银行人士介绍,除了压缩办理时间,几乎所有银行都划出专项信贷规模,优先保证小微企业的需求。

  “捡芝麻”实为银行盈利需要

  “以前小微贷款,银行喊得多,做得少,怕风险。现在扎堆小微信贷,既因政策推动,更重要的是市场逼得银行抢市场。”一位国有银行高管表示。

  他坦言,银行现在“捡芝麻”的做法,并不是完全出于被动。随着股市、债市的发展,优质企业上市、发债增多,融资脱媒不找银行,直接融资。

  “银行必须转型,向中小微企业投放更多资金。”招商银行武汉分行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市场化后,存款成本提升,银行要发展,必须提升经营能力,转向中小微企业,拓展盈利空间。

  数据显示,相较于银行传统的房贷业务,小微企业业务收益不弱。一位银行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银行有100万元,如果贷给个人客户买房,即便是二套房贷利率上浮10%,按照5年期贷款,100万元最终可获19.37万元的利息。如果贷给小微企业客户,由于银行承担了较大的资金风险,因此贷款利率也按市场规律普遍上浮,1年多可获得约4万多元利息,如果维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5年累计利息可达20多万元。

  同时相较于大企业,小微企业议价能力低,银行的利润空间更大。“大企业人人盯着,我不给他优惠,他马上就可以找其他银行,而小企业就不一样,他所需要的资金都是急钱,只要在其盈利空间内,都可以接受。”该人士透露,在成长期接受过银行信贷的小企业,忠诚度也相当高,发展壮大后的其他金融业务也相当可观。

  解决小微融资难还需创新思路

  链接>>>

  小微企业是否迎来融资“春天”?银行人士坦言,小微贷款难开始缓解,但离解决仍为时尚早。“很多创新担保方式尚不普及。如专利权贷款,因为缺乏市场交易参考,难以准确估价。又如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银行常因遭遇债权核实难而无法顺利办理贷款。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仅需要大型商业银行,还需要发展更多小型金融机构,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市金融办有关人士介绍,小额贷款公司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上具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小额贷款公司。同时应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准入条件,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除企业自身的原因之外,“征信体系不健全”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权威征信系统,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导致商业银行在提供融资服务时,不得不通过自身力量去调查核实大量的信用状况,难度大,时间长,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融资风险,也降低了融资的意愿,使融资速度变缓。“可以建立以信用登记、采集、发布为主要内容的小企业征信系统,鼓励设立和发展社会信用调查和评估等评级机构,对用户提供小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服务。”


(责任编辑:康博)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