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理财产品销售误导遭监管重拳 淡化风险类占比大幅下降

2013年03月26日 07:15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吕东

    调查显示,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误导中所占的比例由2012年的49.2%大幅下降至22.83%    

    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及代销理财产品,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快速发展的同时,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足、产品误导等行为,却始终让消费者颇为反感。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乱象,也招致了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

    银率网日前针对银行服务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经多方努力,银行混乱的理财产品销售,特别是捆绑销售行为,已得到较大改善。虽然仍有10.44%的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遇到了捆绑销售情况,但这一比例已较上一年度下降了一半多。

    误导购买保险产品

    比例最高

    2012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强化了对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管规定,产品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标准的规范化有所提高。但调查表明,银行销售规范性仍有待提高。部分银行业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或者其他原因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误导消费者,仍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常见的违规现象。

    产品销售误导现象中,把保险当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位居榜首,占比达39.42%。其次是把基金当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占比34.08%;把券商集合理财以及把集合信托产品当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占比分别为15.48%和5.7%。和2012年度的调查结果相比,集合信托和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等高风险产品的误导占比有所下降。但保险产品和基金等在误导中所占比例均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反映出目前银行对于保险和基金等大众产品的销售还缺乏严格代销规范。

    对于保险产品误导销售比例增加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一些银行业务人员为完成考核目标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销售过程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的销售行为。此外,部分银保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要素存在相似之处,例如万能险的最低收益保证、分红型保险的预期收益等,加上长期理财产品稀缺,银行销售人员容易利用这些产品特征的相似性和消费者的长期投资需求在产品描述上进行误导。

    把基金产品当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误导原因主要是由于基金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特征,如货币型基金的风险较低、收益统计口径按年化收益率统计,一些保本类基金和保本型理财产品也有相似之处,很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该误导现象的发生多和托管银行有关。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托管银行销售时,托管银行概念有时被描述为开发设计机构,这类误导现象通常表现为集合信托被描述成收益固、有风险控制、高端消费者独享的银行理财产品,由于这类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中信托类理财产品投资方向、风险控制、预期收益率的表述如出一辙,所以消费者很容易混淆。

    此外,和2012年度的调查结果相比,集合信托误导比例大幅下降。

    弱化产品风险比例

    大幅下降

    肇始于2003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眼在国内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在过去一年里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每位受访消费者在1.87家银行购买过理财产品。在受访消费者表示购买过理财产品的银行中,数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地区分布看,经济较发达、资金充裕的地区理财产品发行更为火热。排名前五的省市合计占比近半,按比例高低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山东。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存在着的淡化风险、夸大收益、捆绑销售等问题一直被百姓所诟病。对于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监管层一直给予严管的态势。去年银监会出台的“七不准”“四公开”,就是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的一记重拳。经过一年时间的整顿,已初见成效,银行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比例出现大幅下降。

    调查结果表明,除代销产品类的误导外,在银行自营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也存在误导现象。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31.4%的消费者经历过误导现象。误导现象中,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排名第一,其次为夸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第三是推销与自己需求不符的理财产品。和2012年的调查相比,经历误导的消费者比例有所提高,误导现象的类型变化明显,其中,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在银行理财产品全部误导现象中所占的比例由2012年的49.2%大幅下降至22.83%,夸大理财产品收益现象占比排名则由2012年的第三位提高至2013年的第二位。

    据银率网调查统计显示,在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这一误导现象中,中信银行居第一,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在夸大理财产品收益而造成的误导中,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和广发银行分别排名前三。其中,邮储银行的误导率排名由2012年的第三位上升至2013年第一位。在银行业务人员推销与消费者风险不匹配的理财产品误导现象中,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位居前三。

    此外,有11.3%的消费者表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对产品内容做任何介绍,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风险揭示方面,有30%的消费者表示,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进行任何风险揭示。

    理财产品捆绑销售比例

    减幅过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监管层强化对于商业银行捆绑销售现象的监管,今年这一现象较去年得到了显著改善。理财产品销售和存款捆绑的强制销售行为发生比例由2012年的接近27%大幅降低至5.13%。

    有10.44%的受访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遇到捆绑销售现象,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度的23.81%下降了一半多,但仍有超过一成的消费者在调查中反映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存在捆绑销售行为。在捆绑销售现象中排在首位的问题为购买理财产品捆绑销售其他理财产品,其次是捆绑存款,排名第三位的是强制捆绑销售信用卡。

    银监会此前曾要求相关银监局严厉查处银行个人按揭贷款业务中出现的捆绑销售、乱收费、虚假承诺等违规行为。2013年的情况同2012年相比得到大幅的改善,贷款产品捆绑存款现象改善最大,下降11.56个百分点。

    虽然整体捆绑销售其他产品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完全杜绝,2013年最常见的情况是贷款产品捆绑销售信用卡产品,这类情况占到11.91%。但是,部分贷款产品本身属于信用类产品的情况,需要消费者以信用卡作为贷款媒介,例如华夏银行的易达金、中信银行信金宝、民生银行新E贷等产品。这类和信用卡密切绑定的贷款产品,需要银行在推广产品时,向消费者做出详细说明,以免产生误导或误会。

    贷款产品捆绑销售存款和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分别占9.66%和5.39%,排在第二、三位。本次调查中,消费者碰到情况最少的是贷款产品捆绑保险产品,只占2.7%,这种情况更多是在消费者申请汽车贷款产品时发生的。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