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财务造假致股价大跌 万福生科"失火"殃及中原信托

4719万股股权质押信托计划恐生变
2013年03月14日 07:12   来源:人民日报   常艳军

    “创业板第一假”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尚未消停,其股价的大幅波动已如“蝴蝶效应”般波及到了原本看似无辜的信托公司,接受万福生科大笔股权质押的中原信托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

    去年7月27日万福生科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龚永福、杨荣华分别将其持有的该公司股份4019万股、700万股质押给中原信托有限公司,为其在中原信托融资提供出质担保,相关股份质押登记手续已于去年7月26日办理完毕。截至该公告披露日,龚永福已将其持有的万福生科全部4019万股质押,而杨荣华质押的股份占其持有的万福生科股份的17.42%,两人质押的股份占万福生科总股本的35.21%。

    按照去年7月26日9.24元的股价,截至3月12日,其股价已经下跌近35%,被质押的4719万股市值已经缩水约1.52亿元。

    “在股权质押的时候,信托公司一般是按照股票市值的四成来做抵质押,并会设置警戒线。”普益财富信托研究员范杰说,如警戒线为130%,当抵押股票市值跌到警戒线时,信托公司会要求追加保证金。

    信托公司对于股权质押的警戒线设置会综合考虑股票质地,是否流通股,是否中小板、创业板等情况。除了警戒线以外,还有补仓线、平仓线,股价继续下降又没有追加质押的,就会采取强行平仓,向投资人分配本金收益。“目前来看,股权质押信托产品整体占比较低,因为传统上市公司是银行的大客户。”一位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信托公司在设计股权质押信托产品的时候,主要根据股票的基本面和技术面进行分析,例如股票近期是否大幅上升导致明显的泡沫。”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说,由于2008年以来股市整体低迷,股票质押信托产品还是有安全保障的,客户接受程度也较高,收益率比房地产信托产品低2至3个百分点。

    百瑞信托研究员高志杰认为,股票质押类信托产品目前来看不存在风险累积。因为近几年来股市低迷,股价继续下降空间有限。

    按照四成的质押率看,信托公司似乎风险可控,但万福生科股价的大幅波动让这一信托计划增添了不确定性。万福生科3月11日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可能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如果上市公司终止上市,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进而转入场外市场等平台,对于股权信托产品影响较大,因为一旦股票不能很快变现,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可能导致兑付问题。”范杰表示。

    万福生科造假事件导致股权信托计划可能难于兑付出局事件给信托公司敲响警钟。业内人士表示,信托公司在做股权质押业务时要看上市公司股票的质地,看是否流通股,同时,上市时间在2年之内的,尤其是创业板公司,最好不要做股权质押业务。

    点评

    资本市场打假要的就是力度

    孙华

    造假已不是消费领域的“独苗”,近年来,资本市场的造假事件也屡见不鲜。近日,深陷“财务造假”的万福生科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早在2012年11月22日,万福生科就承认,半年报中虚增利润4023.16万元,且未披露生产线项目长时间停产的事实。就此,深交所给予以下处分决定:一,对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二,对龚永福等人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此后,公司经过半年自查,于2013年3月1日又发布自查公告称,2008年至2011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造假,盈利近90%缩水,引发创业板巨震,被戏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为什么上市公司造假屡禁不止?前有银广夏、蓝田股份和绿大地,现有万福生科,这或许与上市公司造假处罚措施偏宽有关。例如造假上市、虚增收入2.96亿元,IPO募资近3.5亿元的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造假案东窗事发后,法律给予其的一审判决竟然只有公司被判罚款400万元、5名被告人集体缓刑。这么一点点经济惩罚,对于造假公司来说,不过是“挠痒痒”而已,但是公司造假引发的二级市场股价下跌,却让投资者饱受深度套牢之苦。

    同样是公司财务造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处罚案例似能给监管机构一点启示。2012年6月20日,香港证监会成功促使香港高等法院颁发命令:责令财务造假上市公司洪良国际,回购其IPO发行在外的5亿股股票。为此,洪良国际总共须耗资10.3亿港元,金额大于其在IPO时所募集的资金净额。另外,作为洪良国际的保荐人兆丰资本,也因未能履行保荐人职责而被吊销牌照,并被处罚金4200万港元。

    劣质拟上市公司肆无忌惮的造假,无非是为了能成功上市,以达到圈钱的目的。作为监管机构,应该加大惩罚力度,除了对粉饰报表、造假上市的公司及其高管严惩不贷外,同时,对保荐人等中介机构也要加大处罚力度,让其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只有这样,资本市场环境才能更“环保”,投资者才能远离“雾霾”。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