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抵押率地产信托不靠谱 抵押物估值普遍虚高

2013年06月24日 08:25   来源:龙虎网   

    2013年是房地产信托面临兑付的高峰期,记者注意到,近期有不少无法如期兑付的地产信托产品在拍卖抵押物时都出现了抵押物价值缩水的情况,有些房地产信托抵押物价值缩水甚至高达60%。业内人士指出,信托产品的抵押物评估价格虚高是行业“潜规则”,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抵押率较低的地产信托产品。  

    记者李婷婷

    房地产信托抵押物估值普遍虚高

    记者注意到,多数房地产信托产品在发行时的抵押物评估价格均比较高,而一旦这类信托融资方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时,其项目估值会大幅缩水。以某大型信托公司推出的一款地产信托为例,该信托投资的项目成立于2010年8月,募集资金3亿元,兑付日期为2013年2月23日,预期收益在9%—13%。以两处建筑项目为抵押,建筑总计约21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该信托公司对两处的评估价值为12.7511亿元,而在法院拍卖时的参考价值为7.89亿元,项目估值缩水达40%。而近期,另一家地产信托项目的抵押物估值缩水更甚,缩水高达60%。

      住宅地产的抵押物估值更靠谱

    “信托产品的抵押物评估价格虚高是行业‘潜规则’,信托公司或融资人找评估方估值,肯定希望估值稍微高点,比较好看。”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地产信托的抵押物多为固定资产和地块,若抵押物为住宅和公寓,因单价低,比较好处理,但如果是“地皮”或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等商业项目,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这些项目都需要大资金量的买家接手。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公寓住宅,房地产商会在信托兑付前低价处理,一般不会进入到司法拍卖的程序,当抵押物遭遇流拍后,可能会降价20%进行第二次拍卖。因此,住宅地产的抵押物估值会更靠谱,住宅价格透明,根据周边住宅测算的抵押价格基本不会有太大偏差,但商业地产项目,可参考价格有限,在对抵押物进行估值时,融资方和评估公司会根据商业地产最优现金流折算,或根据周边同类物业的公开市场价值的最高值来做评估,以便获得更多的融资额。而拍卖时,考虑到变现时间及商业地产接手者有限,估值上就会大幅缩水。 

    选择抵押率低于40%的信托

    信托分析师张宏指出,一款房地产信托走到拍卖抵押物的时候是最后一步,在此之前,融资方和信托公司还会通过各种补救方式来兑付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只有当这些兑付手段失败,才会考虑拍卖抵押物。对投资者来说,选择此类信托,信托抵押率越低则风险控制能力越强,在估值缩水的情况下,若抵押率为40%,则风险仍在可控范畴内。此外,抵押物单体资金量越小越容易变现,而建筑物比“地皮”更容易变现。

(责任编辑:韦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信托6年“大跃进”后该踩刹车了    2013年06月25日
  • ·上周集合信托共成立112.32亿元    2013年06月25日
  • ·地产信托兑付困难怎么办    2013年06月20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