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农信社要提供差异化产品 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

2013年03月11日 1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朱俊辉 刘翀充

  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力军和关键力量。多年的改革和力量积蓄特别是县一级法人的统一和省联社的挂牌成立,已经使得农村信用社由原来的规模小、实力弱成长为网店分布广、服务对象众多的金融机构。但是,长期的积弱以及特殊的制度体系和市场定位决定了其较低的抗风险能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对的风险将直接影响生存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主要业务依旧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效率低,公共金融产品空缺,中间业务规模小、收益低、品种少、服务面太窄,虽有长足发展,但较低的起点决定其发展程度;另一方面科技投入较少,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存贷款利率差依旧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

  尽管存在挑战,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一个更加高效的金融市场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将为国内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成为一流银行创造难得的机遇。首先,农村信用社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可以区别定价以反映风险水平的个体差异,实现资产结构的主动管理与优化,农信社多年的改革也正是与这保持方向一致。其次,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的转化会更有效率,资源配置会更加优化,企业的经营活力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改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环境。此外,高度竞争的环境客观上增强了信用社创新的动力,有助于提升信用社竞争力。

  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间竞争加剧,信用社必须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有效降低资本的价格,提高利润率。在保证广大农村的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纵向提高自身,有步骤的争取城市市场。切合时势热点,借助中小企业的崛起推进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长期以来,由于利率管制,我国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加上诸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用及垄断地位、邮政储蓄的“零风险”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的地方保护、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性负担、外资银行的超“国民待遇”等等不平等的金融竞争,使得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成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最大的现实问题。农村信用社较大的不良资产和低下的资产质量、沉重的历史“包袱”、落后的经营方式和手段、整体素质不高的员工队伍、摇摆不定的经营体制,决定了对于利率市场化不能适应。不仅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更缺乏有关利率风险管理的系统软件,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很难采集,信息加工处理很难正常运作。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滞后,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对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反应迟钝,一旦遇到利率的频繁调换,便对突如其来的利率风险无所适从。

  加快业务创新,利率市场化不能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农信社必须推进产品创新,通过创新出新的不受监管的金融产品,对现有的存款和贷款形成替代和挤压,实现防范风险与提升盈利的双效。

  (作者单位:河北固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责任编辑:蒋柠潞)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