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药重组上半年完成 拟投10亿广告费宣传凉茶

2013年03月05日 13:55   来源:人民网   潘洁

  广药在2013年将投入20亿元市场费用打造红罐王老吉品牌,其中,广告费用预计1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广告投入的1.8倍

  “去年红罐和绿盒王老吉实现了60亿元的销售,今年整个王老吉凉茶将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目前,王老吉已启动了新一轮特薪招聘,新增职位3000人,今年整个王老吉的销售团队将达到1.5万人的规模。”3月4日,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在广药集团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作上述表述,他称,目前红罐王老吉在全国的铺货率已达到60%,同时,王老吉也在加快海外市场的营销步伐,目前王老吉已经出口到19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广药集团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28.15亿元,同比增长29.58%,实现利润总额16.46亿元,同比增长24.46%。

  此前,广药集团旗下子公司――广州药业及白云山A均已发布了年报,其中广州药业实现营业收入82.29亿元,实现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37.47%;白云山A实现营业收入43.11亿元,实现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33.33%。

  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表示,目前两家公司的重组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重组。至于广药重组完成后在资本市场上将采用什么简称,李楚源表示,由于“白云山”在医药行业是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品牌价值高达200多亿元,所以重组后的广州集团采用”白云山“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重组后的简称是“粤白云山”、“穗白云山”、还是“白云山A”,目前还不能定夺。新广药集团将以“白云山”这一知名品牌引领集团主业大南药业务,带动集团药品业务开拓全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从广州药业最新公布的年报数据看,去年公司的“花钱”主力――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仅实现3096万元的利润,不及资金投入的1/10。之前,有业内人士预计,2012年全年王老吉的销量在17亿元左右。

  王老吉年报中其他产品2012年的毛利率相较2011年并没有大幅变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王老吉的毛利率和其他产品大致相同,估计在38%左右。如果按此计算,2012年,王老吉产品的毛利润约为6.84亿元。而这个数字和实际净利润3096万元相差甚远。有业内人士表示,“为和加多宝争夺商标权,估计去年王老吉在广告和宣传费用上加大了资本开支,导致净利下降。”

  “主要是为了积极开展营销工作,提高销售收入,特别是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营销人员费用以及运输费用等与销售相关的支出增加所致。”广州药业解释称。

  资料显示,2012年广州药业销售费用猛增。其中,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7.88亿元,同比增加53.82%,其中第三季度销售费用达3.78亿元,同比增长125%。第四季度,广州药业销售费用达到5.71亿元,环比增51%。2012年全年销售费用更是高达13.59亿元,同比猛增91.25%。其中,仅广告费和运输费就占到总销售费用的30%以上。去年全年,公司“广告宣传费”从2011年的2亿元增加至5.48亿元,运输费从2011年的4700万元增加至1.26亿元。

  展望2013年,广药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广告轰炸远未结束。广药此前高调宣布,将在2013年投入20亿元市场费用打造红罐王老吉品牌,其中,广告费用预计1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广告投入的1.8倍。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闁圭儤鍤﹀☉銏犵睄闁割偆鍣ュΛ鍛存⒑閸愬弶鎯堥柟鍐叉捣缁牓宕卞☉娆忎缓濡炪倖鐗徊浠嬪几閵堝洨纾奸柟鎷屽煐鐎氾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