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美量化宽松预期收紧 全球经济不乐观

2013年03月04日 07:25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的是作为一种紧急措施,向经济体注入所谓的“加速器”,使其重新回到增长的路径上。但事实证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是解决由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失衡的灵丹妙药,主要体现在美国经济虽然经历了崩盘之后的反弹,但却似乎陷入增长率极低的模式,同时量化宽松的推出也导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政府负债规模的扩张。量化宽松的支持者虽然不停的从历史上著名经济学家那里寻找理论支持,比如凯恩斯、弗里德曼等学者都赞同运用货币政策帮助经济摆脱困境,甚至凯恩斯认为可以把塞满货币的瓶子埋进土里,从而让人们忙碌的寻找、挖出并花掉它们。但这些支持者忽视了另一位重要经济学家的思想,即熊彼特的观点,认为经济繁荣之后必然存在“创造性毁灭”,从而为新的经济增长清理道路。

    鉴于此,美联储近期公布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由于对资产负债表规模和金融稳定的担忧,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存在逐步收紧的预期。多数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甚至认为,美联储最快将于2013年底前就放缓甚至终止量化宽松政策。笔者认为,美联储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态度转变的原因可能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持续的量化宽松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虽然从数据上看,目前美国的物价比较平稳,但量化宽松政策无上限和终止日期的特征容易导致居民的通胀预期。鉴于对未来通胀的担忧,致使决策者产生终止量化宽松政策的考虑。

    其次,随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不断扩大,量化宽松政策的潜在成本也不断上升。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高速膨胀也就意味着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维稳”成本不断上涨,这可能对美联储形成一定的冲击,因为若美联储出现亏损,就无法通过转移利润的方式来缓解财政赤字的压力。因此我们也可以预见,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路径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再次,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解决必然依靠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张,若继续推进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出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扩张的境况,这无可避免的会加大经济风险。因此,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实现经济平衡。

    最后,此次美联储的会议纪要表明,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标准将以具体通胀率和失业率的量化指标来代替,由此可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将使货币政策可以根据市场条件变动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整。

    虽然这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形成的开放式购债措施带来了一定风险,但若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也就意味着美元流动性开始收紧,这不可避免的对全球经济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量化宽松的退出意味着美国国债的最大购买者退出市场,这不可避免的会抬高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一方面会提高长期利率水平和其他长期金融工具的风险溢价,这对经济的复苏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政府债务规模的上升无疑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震荡;

    二是量化宽松的退出意味着美元流动性的收紧,这会导致美元的走强。随着美元的走强,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将发生逆转,它们将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并流入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为应对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带来的冲击,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第一,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的逆转将对国内基础货币产生冲击,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能有效应对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第二,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将使全球风险资产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稳定,能有效避免资产价格下降所引起的通货紧缩传导;第三,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空间,以同时避免国际资本流动和风险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

    

(责任编辑:毛宇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