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揭商场消费陷阱:满额返券差价难寻 逼迫循环消费

2013年03月03日 11:41   来源:沈阳网-沈阳晚报   谷丽红

  “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价格欺诈”“售后和服务分离”……这都是商场惯用的消费欺诈伎俩,而这样的事情许多消费者都亲身经历过。如果你有这样的遭遇,请在新浪微博@沈阳晚报谷丽红,让我们在事实面前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陷阱一 满额返券

  差价难寻,逼迫循环消费

  春季来了,昨天,小李来到中街的一家综合卖场选购鞋子。这是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商场,正在搞返券活动,“满200送100”。小李计算了半天,一口气购买了三双鞋。而且,返券还有零头,她找到全额收券的一家运动品牌专卖店,剩下的68元钱她挑选了5双袜子,尽管计算了各种价格的搭配方法,最终还是剩下6块钱没花出去,面对销售人员的劝说,再添6块钱,还能买双袜子,被小李坚决地拒绝了。她说:“我宁可这6块钱打水漂了,也不能再往里搭钱了。家里的袜子本来已经够多了,再买袜子,实属无奈,要不然返回来的券咋办呀。”

  拆招:实际上,这正是商场促使消费者循环消费的一种策略。假设一件外套为360元,有三家商场分别推出“满200元送100元”“满200元减100元”和直接打五折三种促销。消费者以为这三种促销价格,差别不太大,实际计算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第一家商场的实际折扣率为:实际花销360/(360+100)≈78% ;第二家商场的实际折扣率为:实际花销(360-100)/360≈72%;第三家商场直接打五折,则实际花销仅为360元×50%=180元。由此可见,“返券”对消费者来说,实惠来得显然要少一些。

  陷阱二 有奖销售

  免费抽奖,中奖需要花钱

  张女士春节前在太原街的某商场购物,在收银台交款时,收到一家珠宝柜台的免费礼品赠送券,同时,还可以免费参加抽奖活动。张女士一下子就抽中一个二等奖。按照中奖说明,她可以3.8折购买金镶玉饰品。张女士看到,那些金镶玉饰品的价格都挺高,即便是打了折,最便宜的也得在1000元左右,就有些犹豫。销售人员劝说她:“能抽到二等奖多不容易啊,每天只有一个名额,这说明您很幸运,如果丢掉的话,恐怕不吉利,会败坏了好运气。”

  张女士被销售人员说服了,就打算给儿子选一个金镶玉的属相。不过,没有马上交款的她在别的柜台发现,差不多的东西,价格却相差悬殊,即便她花3.8折的价格买下,也比一些柜台的标价要贵一半左右。张女士果断地放弃了购买。

  拆招:据介绍,商场举办的有奖销售活动,主要存在四种陷阱:一是经营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等作虚假不实的标示;二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三是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四是将奖品商品化,故意虚抬所谓奖品的价格,再以所谓的低折扣让消费者购买。

  陷阱三 虚假打折

  抬高原价,不赔反赚

  春节前,某大型商场举行“消费满100元送56元购物卡”的促销活动。老马在该商场花358元购买了一件衬衣,获得168元的购物卡。接着再逛,又拿出90元,购买了一双标价为258元的帆布鞋。春节过后,老马再次来到这家商场,他发现,自己几天前购买的那款衬衣,现在只卖250元,还有他买的那款帆布鞋,当天的标价才168元。“优惠期间,我买衬衣和鞋子花了448元;促销结束了,买这两样东西只需418元!这算什么优惠活动?”老马把自己的遭遇,向沈阳市物价部门进行了投诉。物价检查人员发现,这家商场标注的多款打折服饰,其实是在虚构原价,这属于明显的价格欺诈行为,物价部分对该商场进行了相关处罚。

  拆招:据物价检查人员介绍,很多商品标签上的价格只是厂家给出的参考价,商家对商品的定价通常会低于参考价。而在商家搞活动的时候,往往就在参考价(也被商家称为“原价”)的基础上进行看起来折扣力度很大的优惠活动,所以,“优惠”过的商品比平时的售价还要贵。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