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还去商场吗
在电商迅速崛起的当下,商场还是消费者购物的首选之地吗?拼促销、拼打折能够增强商场吸引力吗?商场的未来在哪里?是否到了应该未雨绸缪、思考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
岁末年初向来是消费旺季,也是商场加大促销力度、全力扩大销售的“黄金时段”。本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上海、西安、南昌、陕西榆林等大中城市商场发现,自去年底以来,各城市商场的促销大战持续上演,通过商品打折、积分兑现、礼品赠送、现场抽奖、微博互动、现场演出等形式,力图增加客流和销售。但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促销对提升商场人气仍有一定作用,但与前些年相比,消费者为打折商品愿在商场排队“血拼72小时”的场面已难再现。
“与往年相比,促销力度基本到了极致,很多品牌的价格都是2折、3折,但销售额也就是持平而已。”北京西单商圈某商场销售部一位工作人员认为,这部分是由于经济下行造成顾客购买意愿下降,“但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2012年电商全年轮番促销,抢走了商场很多生意。”
南昌百货大楼某西服品牌销售员也觉得,电商给商场带来的冲击很大。“许多顾客到商场不是买衣服来了而是试衣服来了。”他说,“商场成了顾客的试衣间,很多顾客习惯性地到试衣间用手机拍下标牌型号,然后回家到网上搜索。我们防不胜防。”他觉得,这已经不是价格高低的事,而几乎成为了一些顾客特别是年轻顾客的购买习惯。
更麻烦的是由于促销力度过大,商场从销售中获得的利差越来越薄,甚至出现售价低于成本的负利润现象。商场只好通过收进场费、扣点、延期付款等方式获利,导致部分品牌商户与商场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新年伊始就有媒体报道,因不愿配合商场促销活动,女性内衣品牌黛安芬被北京新世界商场封锁专柜,要求暂停营业。
在电商迅速崛起的当下,商场还是消费者购物的首选之地吗?拼促销、拼打折能够增强商场吸引力而又不恶化与商户的关系吗?商场的未来在哪里,是否到了应该未雨绸缪,思考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