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地方融资需求有增无减 城镇化考验融资管理

2013年02月28日 13:51   来源:半月谈   杨溢仁

  一边是城镇化发展在加速,一边是被动收窄的融资渠道。开年以来,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有增无减,城投债发行“高烧”不止,规模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业内普遍预计,今年通过债券渠道筹措资金将成为各级融资平台优先考虑的方式,而城投债2013年的净发行规模可能较2012年显著上升。

  地方融资需求有增无减

  最近,记者在地方两会上了解到,在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及外需疲软的环境下,多地下调了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目标。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就已经出现了大幅回落。财政部1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增幅放缓至12.8%,较上年回落12.2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财政收入已结束了多年的高增长期,2013年增收压力依然较大。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面临着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骤降的尴尬局面。穆迪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去年我国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同比下滑14%,和2011年增长22%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导致地方政府收入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土地收入一直是我国地方基建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在城镇化发展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投入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有增无减,其融资与再融资压力可见一斑。

  财政部财科所的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需求将增加5.9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将在30万亿元左右。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坦言,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这显著加大了地方的财政压力和融资压力。

  贺军指出,我们注意到,在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增收放缓、经济转型与调结构、持续房地产调控、整顿‘影子银行’等多种手段之下,地方政府的融资环境实际上面临空前紧缩。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惯性,过去铺开的摊子不可能一下子紧缩。鉴于此,地方政府的融资焦虑,不仅会持续,而且会加剧。

  “平台贷款年初以来一直以展期为主,基建信托逐渐受到监管层关注,后期大幅增长空间着实有限。”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这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的大量融资需求还会通过城投债的渠道来解决。

  城投债券发行持续升温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债务风险之间的矛盾正愈演愈烈,不少城投企业采取“发债还贷”“发债付息”等方式投入项目建设,财务风险不断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以来,城投债的发行力度明显加大。根据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托管的数据,2012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城投类债券累计已达6367.9亿元,较2011年增加3805.9亿元,同比增长148%。

  此外,按照万得资讯统计的城投口径,现阶段单月新发城投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千亿水平。其中,城投中票的比例稳定在40%附近,城投品种继续占据企业债约80%的份额。

  “个人认为,随着融资监管的趋严,以及融资渠道的受阻,地方必然会在债券市场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公共融资部总经理曹明说,“今后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将成为大势所趋,城投债、资产支持证券这种风险分散型融资渠道的使用将会进一步增加。”

  记者发现,虽然城投公司所进行的项目并不仅限于公用设施的建设,但是城投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有券商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城投债发行量在市政设施投资中的占比稳定在16.6%附近,可到2012年中,上述比例已迅速攀升至36.7%。

  东方证券预计,如果2013年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额度依然紧张,那么城投类债券的规模很可能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净发行规模料超过8000亿元。

  “在新一轮融资中,地方平台的资金来源渠道已逐渐从传统银行信贷向城投债等形式拓展。”孙立坚表示,“城投债发行主体资质下沉、信息披露不及时、信用评级虚高等现象目前较为普遍,这都是潜存的风险。”

  中债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亦警示,随着信用债市场的超速发展,特别是城投类债券的迅猛扩张,2013年信用债爆发倒债危机的风险将会加大。

  阳光融资仍是演进方向

  “展望未来,监管层除了应通过行政手段规定地方政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地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外,也可以把城投债改为市政债,明确发债主体的责任。”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高管认为,城投债向市政债的演进将成为大势所趋。

  城投债虽然处于灰色地带,有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但它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确实作出了贡献,全盘否定是不明智的。在发展中完善、并逐步化解其中的风险才是正确选择。

  “当然,将城投债转变成为市政债,所面临的障碍绝不仅仅只存在于修改预算法这些技术性的层面。”在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看来,建立市政债体系所要求的,是对我国现行财税体系的大幅度调整,通过平衡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来消除其预算软约束,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不过,把城投债发展成市政债,把地方政府的权责界定清楚,把风险暴露在阳光下,将更多长期资金吸收到基建投资中来,应该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既要稳妥推进城镇化,又要有效防范潜在金融风险,未来的路依然任重道远。”孙立坚强调,“我们不能因为城镇化而一味强调‘做大’融资平台,也不能因为高度重视潜在风险,就滞留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步伐。可以说,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与速度,将更多取决于地方政府对债务的管理能力。”

  参照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现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是首要问题,既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又要探索新的融资机制,比如积极稳妥地扩大地方债发行试点,让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走向阳光化和规范化。

  对此,中债登呼吁,要引导城投债逐渐向市政债转型,将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显性化,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如要求地方政府公布财政收支状况、出台市政债免税措施等,鼓励城投债朝着更为阳光、健康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