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城镇化新业态或缓解就业难题

2013年02月28日 07: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张莉

  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企业用工的难题会不会通过新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而得到缓解呢?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将催生新业态的产生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城市吸纳更多就业人口。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建议,未来改善就业需要合理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

  “用工荒”倒逼企业加速转型

  中国证券报:岁末年初“用工荒”再现,原因是什么?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张车伟:过去的“用工荒”,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供求关系紧张的影响,经济增长快对就业需求比较大,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就会形成缺口;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国用工特点,工人短期化合同,用工不太正规,都是临时性合同,加剧结构性矛盾。

  现在总体还是处于“用工荒”的阶段,劳动力市场还没有达到供求比较平衡的状态。大规模的“用工荒”会慢慢消失,局部“用工荒”会长期存在,比如在制造精密仪器方面,需要高技能技师,这就体现在高技能的人力供给不足,这是大的趋势。

  李慧勇:“用工荒”有两个原因。第一,与劳动力人口减少有关系,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对比重正在下降,导致部分领域的用工短缺。第二,传统的教育体制问题造成劳动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对称。比如传统注重学历教育,现在需要重视技能教育,这也使得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与社会所需要的技工、熟练工的劳动需求形成一个反差。由于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证券报:制造行业的缺工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用工荒”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张车伟:“用工荒”现象是与经济增长、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现在制造业工人比较短缺,但未来制造业吸纳就业空间很难有进一步扩张,因为国内外经济难以承受制造部门过剩产能,今后发展的方向是质量的提高,垂直结构的升级。比如产品提高附加值、从代工转为品牌制造,这些转型都需要更好的技术和创新才能够实现。

  李慧勇:现在用工成本上升会倒逼企业转型,而经济转型也会倒逼就业结构的转换,这是双向倒逼的过程。“用工荒”问题实际上能够让企业去反思,将劳动力成本作为要素价格,使企业更为理性地配置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比如用资本替代人,或者用低端替代高端,这样也可以为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

  目前来看就业不支持那么高的增长了,在尊重这一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解决新增就业方面,需要考虑劳动力边际减少,好做足存量的“文章”,在合理价位上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平衡。

  就业增长需要发展新业态

  中国证券报:城镇化是扩内需的主力,在人口结构变化情况下,需求的释放会不会进一步改善就业问题?

  张车伟:从产业层面看,城镇化本身的产业转型需要聚集更高层次的产业而不是简单的低效产业。目前这些低效产业已经面临向内地或者国外转移的局面,今后东部的城镇化将会率先实现结构的升级,城镇化质量也会率先提高,在这种状况下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

  今后就业的增长需要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和业态,现在的物流、互联网在过去并没有出现,而如今却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就业结构未来将有很大的比重都体现服务业部门。目前服务业无论是在经济占比上还是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偏低,需要探讨和鼓励服务业新的业态产生,鼓励吸纳更多就业。

  李慧勇:新型城镇化主要不是依靠工业化来推动城镇化、吸纳就业人口,而是靠改善服务业、改变城市就业条件吸纳新增就业人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劳动力吸纳力更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纳农村转移人口,也为一部分不适合工业就业找到出路。另一方面,现在产业选择中西部地区发展,一批曾在异地城镇化就业人口就会发生回流。这样就可以在当地实现城镇化。

  中国证券报:从城镇化角度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促进就业问题的改善?

  张车伟:东部的就业政策,主要是提高就业质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会推动城市工资水平的上涨,一旦达到均衡水平,今后工资的再度增长,则必须依靠企业提供劳动生产率,一方面靠企业技术的革新和创新,另一方面靠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李慧勇:城镇化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财政能否负担起那么多人过上真正的城市人生活。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市场主导的过程,而不是依靠政府强推能够解决的。

  在解决就业方面,一方面需要挖掘人口红利的潜力,通过技能培训,使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配置。另一方面则需要改变就业观念,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观,实际上观念的影响对就业层次的影响也非常大。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