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中海油海外并购经验与教训

2013年02月28日 07: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七年前,中海油185亿美元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但最终功败垂成、饮恨而归;七年后,中海油又瞄准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出资151亿美元的并购虽一波三折,但最终于日前完成交割。两次并购,一败一成,可管窥美加两国对外资开放的真正尺度,亦可总结出不少经验和教训。

    收购尤尼科是中海油国际并购首次大展身手,结果也果真“一鸣惊人”。185亿美元的高报价,震动美国朝野,也让将尤尼科视作囊中物的美国雪佛龙报价相形见绌,美国参议员舒默等人上蹿下跳,以此并购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白宫予以阻止。在强大政治压力下,中海油只能铩羽而归。

    此次并购尼克森,也并非就没有政治阻力。加拿大政府是8月29日收到中海油的并购申请,按相关法律,审批时间为45天,但考虑到国内反对声音,加政府很不寻常地两次延长了审批时间。而加拿大安全情报局9月还发表报告影射,如果某个外国国企收购加拿大企业,不能排除其加强秘密信息收集的能力。而加总理哈珀在批准中海油并购后也表示,除非“特例”将不大可能再批准外国国企收购加拿大油砂资产。

    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加拿大对中资的准入限制,尤其是在政治问题上,要略好于美国。当然,这种不同,也有中海油当初并购尤尼科所不具备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最近的尼克森并购案,时间点正处于全球经济危机,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囊中羞涩,迫切需要外资,而且,今日中国影响力更非七年前可比。环顾今日世界,坐拥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是各国外来投资的重要来源,更何况,正如许多加拿大分析家所警告的,如果以政治原因拒绝中海油并购,势必将影响中加贸易关系,这也是加拿大难以承受的。

    当然,加拿大最终批准并购案,根本原因是政治操弄完全是损人利己,中海油的并购将给加拿大带来“净效益”。哈珀就希望将加拿大打造为“新兴能源超级大国”,但要实现这一点,加拿大需要6000多亿元的资金,而且,批准中海油并购,将稳固加拿大同中国市场的联系,而中国所在的亚洲,正是未来能源需求的最大市场。

    七年磨一剑,中海油最终抱得尼克森而归,部分原因也要归根于中海油决策者的成熟稳健的并购战略。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从某种程度上,七年前的并购之败,正奠定了七年后的成功。尤尼科并购功败垂成,却锻炼了中海油的海外并购队伍,让他们直面现实、审慎出击;同时,提升了中海油的国际名气,增强了中海油的国际影响力;而美国政客不加掩饰政治动机的负面影响,则让其他国家审批者也必须审慎而行。最终,水到渠成,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最大一宗海外并购案取得成功。加国放行,美国也顺势做好人予以批准。如果美不批准,一则不会干扰并购案大局,毕竟尼克森在美资产很少;二则更凸显了美国人的有色眼光,更不利美国的招商引资。

    当然,并购案还不能说“完满成功”,这是因为投出去的毕竟是151亿美元真金白银,再投资还至少需要数十亿美元。在过去几年,中国海外投资投出去是金钱、收回来是粪土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中海油应当抓住这个契机,向世界也向国内证明,中国企业是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并购是为了增值,不是只给对方“净效益”,而让自己成冤大头。  

    

(责任编辑:毛宇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