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一季度GDP预计增长8% 货币政策适当回归稳健

2013年02月27日 07: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进入2013年,世界各国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缓慢回升,国外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稳增长”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企业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小幅回升态势,2013年全年GDP增速有望高于2012年。我们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2.6%左右,国民经济平稳开局。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当前,投资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初步预计,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左右,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保持高位。今年一季度,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回升的格局尚未变化。首先,基建投资需求旺盛。2012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0.9万亿元,同比增长28.6%。相当一部分大的新开工项目是2012年5月份以来陆续批准的基础建设项目,表明后续投资需求比较旺盛。此外,地方政府换届效应以及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年,部分重大规划项目将会加快规划和投资进度。其次,融资环境宽松为基建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主要为基建项目融资的信贷、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等融资活动较为活跃。2012年5月份以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连续八个月超过万亿,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更是高达2.54万亿元,超过上年1、2月份总和,同比多增1.56万亿元。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将增长20%左右,增幅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基本接近过去五年20.7%的平均增速。

  制造业投资增长适度回调。受企业“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影响,2012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22%,增幅同比减少9.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生产能力过剩、企业自筹资金能力下降等问题仍将制约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目前,我国钢铁、有色、建材、煤化工、造船、风电设备、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即使制造业增速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相关行业的过剩产能仍然无法消化,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同时,制造业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自筹资金,企业实现利润情况不佳将导致投资能力受限。但部分企业为节能减排和降低劳动力成本会继续更新设备,一些企业也在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能,高新技术产业和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投资将延续前期放缓态势,预计一季度增长22%左右,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明显低于过去五年27.6%的平均增速。

  房地产投资增长基本趋稳。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变化,2012年以来房屋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下降也会影响房地产的投资增长。但是,2012年6月以来,居民购房愿望提升,商品房销售市场回暖,房价开始反弹,定金及预收款以及个人按揭贷款增长。同时,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融资方式对房地产投资起到了支持作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开始好转,为房地产投资回稳奠定了基础。此外,2013年保障房建设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对房地产投资企稳亦将起到支撑作用。初步预计,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基本稳定,同比增长16%左右,和2012年基本持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运行

  收入是决定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收入较快增长将支撑消费稳步提升,预计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6%。

  首先,城乡居民收入与就业形势良好支持消费稳定增长。2012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加1188万人,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分别增长9.6%和10.7%,首次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高于GDP增速。近期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农民增收和分配秩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30多条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程。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以及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实将助推社会消费稳步提升。

  其次,网络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继续发展。目前网络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已经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消费的各个领域。2012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1320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6.4%,同时网络创业已累计制造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个,并有力带动了物流、交通、信息分析等行业发展。

  最后,消费龙头市场延续涨势。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城市消费正向“享受型”阶段迈进,农村消费进入住行升级阶段。今年1月份,汽车销售量增长46.4%,房地产市场在房价上升、刚性需求释放等因素的影响下走出低迷,将延续自去年底以来的涨势,并带动与之相关的家庭装饰建材、家具等领域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尽管机关、企事业单位取消了团拜、联谊等活动,一季度餐饮、娱乐消费增速较往年同期可能有所放缓,但节省支出可以用于其他方面,不会减少国内需求。

  对外贸易继续回暖中速增长

  2013年初,我国进出口延续了去年9月份以来的回暖走势,剔除季节性因素,1月出口增长12.4%,进口增长3.4%。初步预计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长8%左右,进口增长6%左右。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迹象增强有利于我国外贸平稳运行。世界经济仍处于调整阶段,虽然欧债危机与美国财政悬崖均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部分经济领域情况开始好转。2012年12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从49.6%回升至50.2%,攀至“荣枯线”上方。美国PMI指数回升1.2个点,至50.7%,房地产市场恢复性增长,房价上升5.9%,创2006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失业率放缓至7.8%,消费需求继续改善,新兴产业得以发展,财政悬崖问题暂时告一段落。欧洲部分国家债券收益率下降,赤字状况改善,希腊、西班牙等国经济情况有所恢复,去年四季度部分资金重返欧洲市场。新兴经济体情况出现分化,金砖国家增长有所放缓,但“迷雾四国”(墨西哥、印尼、韩国和土耳其)等国家以及部分小型新兴经济体增长加速。世界经济略有起色将促进一季度我国外部需求改善。

  第二,汇率升值压力增添外贸不确定性。为刺激经济增长,各国相继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日本宣布无限期量化宽松计划,导致日元加速贬值。到2013年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连续四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4.1%。根据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人民币对日元升值可造成我国出口实际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确定性增强,一方面,美国经济向好促进进口加快,贸易逆差增加,美元将出现贬值;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相对好于欧洲和日本,可能导致大量资金回流美国,美元具有升值要求。总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削弱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增加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进一步提升的难度。

  第三,中国参与世界双边多边贸易体系将受到一定阻碍。近期,美国和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快推进,如果达成协议,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美国积极推进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日本等国积极加入,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却停滞,我国贸易环境有所恶化。

  第四,贸易结构优化趋势进一步延续。当前我国以机械、电子、高技术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格局已经形成,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57%左右,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下降至20%左右。我国对外贸易处于出口产品结构与比较优势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一季度,在国际市场与主要贸易伙伴需求结构调整压力下,以及国内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下,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将继续改善,而且进出口国别结构亦将有所优化,在发达经济体丧失的市场份额有望被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市场弥补,由于我国出口增速有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际市场中所占份额仍具扩大潜力。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投资增速较快、消费和出口基本稳定、工业企业去库存阶段基本接近尾声,工业生产有望延续回暖势头,企业利润增速企稳反弹。初步预计,一季度我国工业增长将稳步回升至10.5%左右,其中重工业增长10.9%,轻工业增长9.6%。

  三大需求增长支持工业向好。从需求侧看,一季度投资需求增长较快,机械、电子、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将带动钢铁、水泥、装备制造等行业生产增长;消费和出口需求保持稳定也有利于食品、纺织、家电、汽车等轻工业生产稳定。

  库存因素支持工业生产进一步恢复。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去库存阶段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新一轮增加库存周期,这是支持工业生产向好的重要因素。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购进价格指数今年1月显著提升至57.2%,原材料库存指数达50.1%,反映未来企业库存回补意愿增强,生产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我国企业去库存过程已经大致经历了14个月,预计一季度“去库存化”基本结束,企业逐步进入库存回补阶段,工业增长相应提速。

  先行指数预示工业生产有望继续反弹。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指数系统显示,由工业增加值、发电量、投资、出口等合成的一致指数已经连续6个月回升;由人民币贷款、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粗钢产量等构成的先行指数,自2012年年初扭转下行的局面出现平稳上升。我国的先行指数领先一致指数约半年时间,先行指数持续平稳回升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回升的态势。同时,由投资、消费、进出口、工业生产、财政收入、居民消费价格等合成的综合警情指数重回绿灯区,预示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各项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已经处于较为合理的增长区间。

  物价水平稳步回升

  在国内货币流动性相对宽松、成本推进型通胀压力增大等因素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升,今年1月份上涨2%,预计一季度CPI将上涨2.6%左右。受国内经济转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呈现上涨趋势,同比降幅逐步趋缓,今年1月份PPI降幅收窄至-1.6%,预计一季度PPI同比下降1.7%左右。

  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推动PPI环比上涨。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风险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今年一季度国际商品价格涨势将传导至我国工业品价格领域,推动PPI上涨,其中上游产品价格反弹将有所加快。但由于基数原因以及国内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涨幅比较温和。

  CPI受国内季节因素影响走高。不同于去年节日消费需求在12月份提前释放,今年春节处于2月份,节日性因素助推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猪肉价格自2011年10月进入下降周期已有15个月,今年一季度将步入上升周期。加之今年冬季偏冷,蔬菜价格季节性涨幅较大,肉禽与蔬菜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将是拉动CPI趋升的最主要动力所在。

  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农产品与服务价格高企。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总量首次出现下降,绝对数减少345万人。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及城市化发展导致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低端劳动者工资增长加快,农业与服务业价格上涨。此外,土地流转价格、运输成本、商业地产价格上涨也导致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

  货币政策适当回归稳健

  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金融风险、汇率风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货币政策适当回归稳健。针对当前货币发行增长较快,社会融资规模扩张,金融信贷领域风险增强的问题,建议保持适度的货币信贷投放的力度,避免流动性过快增长。一方面,通过正回购操作等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另一方面,加强资金监管,规范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通过完善金融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二是推进人民币互换进程。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风险的途径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互换规模,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尽量降低汇兑风险。同时引导小型经济体货币与人民币挂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三是通过要素价格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依据资源稀缺程度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定价,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尽快在全国城市推广阶梯电价、水价、燃气价格改革。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