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6日宣布,于当日6时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收购总对价约151亿美元。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记者26日就这笔收购的相关热点采访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华以及业内人士。
这笔收购价值如何?
杨华说,中海油和尼克森资产互补,能形成绝佳的战略配合。通过收购,中海油证实储量可增加30%,产量将增加20%以上;中海油还将战略性进入海上油气富集盆地(如英国北海)和新兴页岩气盆地,同时巩固其在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地区现有地位,公司油气资源配置更趋均衡。
他说,尼克森超过90%的储量位于稳定的经合组织国家,财政制度具有吸引力,其资产组合的地缘政治风险较低。
这笔收购值不值?
收购交易总对价约151亿美元,并维持尼克森现有43亿美元债务。每股27.50美元的报价比尼克森2012年7月20日的收盘价溢价61%。
杨华说,报价综合了对尼克森股价的长期跟踪分析及对其净资产价值的判断,合理并具竞争力。
尼克森股价在2008年曾达到40.99美元的高位,近年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股价大幅下降,至2012年6月,已跌至14.63美元低位,低于净资产价值约40%。
“中海油坚持价值驱动的并购战略,在立足于中国海域的同时,遵循谨慎的并购战略,从资源、回报和风险三方面考虑海外发展。”杨华说。
收购成功经验是什么?
2005年中海油发起185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最终因竞争对手雪佛龙公司提价、美国国会反对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挠而放弃。
中国石油大学专家王震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为危机困扰,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这笔收购成功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杨华说,早在2005年中海油就开始将尼克森作为主要战略收购对象长期跟踪。2011年中海油以2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OPTI公司,与持股65%的尼克森成为合作伙伴,为整体收购打下良好基础。
王震说,我国企业迟早会进入西方进行这样规模的收购,但中海油能首先成功,与其30多年对外合作打造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化形象密不可分。此外,与收购优尼科时相比,中海油内部高层意见更统一,行动坚定,战略得当。
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王震说,这笔收购成功标志着实施“走出去”战略近20年后,我国石油企业的跨国经营步入新阶段,由单纯资源导向的国家公司向具有投资属性的国有跨国公司转变。
他说,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国政府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严苛的劳工与服务提供商准入条件,工业基础雄厚,高技能员工供给充分。在这种经营环境下,我国石油企业与跨国石油公司是完全意义的同台竞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隆国强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不是为资源而资源,获得盈利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自身壮大,贸易能力提高,对国际市场影响力增强,国家能源保障也将提升。
收购成功后面临哪些挑战?
“收购成功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王震说,我国石油企业进入西方市场面临商务运作能力、海外社会责任、国际化管理能力以及国际化人才等挑战。
杨华说,中海油面临的挑战有公司接管后如何正常运转;如何在保证项目投资、资产增值和发展的同时,实现有效控制。其中理念和文化的融合尤为关键。
中海油计划通过在卡尔加里设立总部,建立北美和中美洲运营平台,负责管理尼克森现有资产以及中海油在加拿大、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