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廖佳
关于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新政策不断曝光。而新年以来,政策更以加速度在推进:先是基金公司设立子公司,其次是券商、保险、私募开展公募业务指引发布,在眼花缭乱的消息中,公募基金领域无疑是一块“香饽饽”。在众多对手加入后,公募基金领域将发生何种变化?对投资者来说混战之下又能得到些什么?
券商保险抢战局先手
在信息时代,谁掌握着更多的客户资源,谁无疑最可能成为商场赢家。从这点来看,券商有着很大的优势,目前我国股民数量近基民的2倍,待转化客户有着巨大的空间。而银行也正是借助这一渠道优势,在基金销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2 年度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来看,代理买卖证券业务仍是其最主要的业务,净收入为504.07 亿元,而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仅为26.76 亿元。资管业务规模的相对有限,一方面由于投资范围受到监管的限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投资起点高(多在5 万以上),而涉足公募业务后(起点为1000 元),门槛的问题无疑将得到改善。
而对于券商而言,公募基金“高昂”的管理费无疑是有着巨大诱惑的,目前我国证券公司针对单笔证券买卖的佣金收费为不高于千分之三,不少券商为了针对客户甚至推出万分之八甚至更低的佣金收费标准,而目前我国公募基金的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为1.5%,最低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费也有0.33%。
保险公司虽然手握“重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保险资管规模超过6 万亿,是A 股市场上占据最大席位的资管力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投资范围受到严格的控制,投资业绩并不理想。涉足公募领域,无疑是保险公司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好机会。相比基金公司、券商、私募而言,保险在基金销售领域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全国目前共有300 多万名保险营销员,这对后期的基金产品推广、销售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从一些国际资产管理巨头的业务比例来看,公募也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占比。保险巨头荷兰国际(ING)的公募业务在其全球资产中占比达到37%;安联公募在整体业务中占比也高达33%。
私募冷对公募业务
相对券商、保险的“垂涎三尺”而言,公募业务对私募基金公司的吸引力或许并没有那么大。首先,其所受的监管相对更松,可以投资的范围也更广,除了股票、债券等,不少私募还涉足股指期货、股权等领域。其次,即便是同样投资于股票市场,私募基金在股票仓位方面没有受到严格限制,更易于其在熊市中防范系统性风险。再者,目前私募的收入来自业绩提取费,对于在投管领域有优势的私募来说,这无疑比公募基金的固定比例收取管理费更具吸引力。事实上,淡水泉、重阳、泽熙等私募也曾向媒体表露过对开展公募业务的冷淡。
总之,资产管理行业未来会重新洗盘,私募券商保险可以获准从事公募业务,而传统的基金公司也开始涉足私募领域,现存的基金公司的确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不可否认的是,公募基金行业之前的牌照优势的确逐渐在消失,基金公司短期的生存堪忧,迫切需要转型。
投资者能得到什么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为了抢占市场,被使用最多的往往是价格战。而对比国外成熟市场来看,我国目前的基金管理费率水平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目前我国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被动管理型多为1%,主动管理型多为1.5%,而根据ICI 的统计,美国2011 年股票型基金的资产加权平均费率为0.79%。无独有偶,我国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水平也高于美国债券型基金。或许,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期待,在“混战”中能够可以捡到更便宜的基金。
“价格战”之外,投资者更大的期待或许是基金产品类型的进一步丰富。我国目前的基金产品仅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封闭基金、保本基金、QDII 基金几个类别,相较美国市场而言,目前另类投资基金等领域仍处于空白地带,而大宗商品基金也仅有刚起步不久的黄金基金,而海外基金的投资也多限于香港、美国两大市场,仍有很多尚未被覆盖的市场。
不过,产品的创新需要人才来支撑,目前我国公募基金领域“一拖多”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容,人才匮乏问题也将更加突显,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在琳琅满目的基金面前,对于投资者来说,擦亮眼睛,把钱交给可靠的基金经理将变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