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深陷亏损困境的日本电子业似乎正在迎来业绩转机:松下、夏普等企业公布的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其当季已经开始盈利,而这被媒体解读为日本电子企业此前集体去电视化战略成功的表现。然而笔者却认为,日本电子业集体去电视化的举动仅仅是规避本国货币价值变动风险的战术性举动,而其背后通过发力产业关键部件、智能产品解决方案等领域布局新战略赢利点的产业架构才是真正值得全球产业界关注的。
客观而言,日本电子业的长期亏损和此前部分日本电子企业去电视化的举动的确与企业自身的运行状态关联不大,最关键的还是日元汇率居高不下所致,这从某种程度上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日本在金融领域进行战略博弈的结果。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成为国际套息资金回流的乐土,这是推动日元汇率高企的主要原因。脆弱的日元价格结构使日本电子遭受着巨大的出口压力,这似乎注定了日本企业将长期处于盈利波动区间。与此同时,受美元持续疲软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电子产品原材料价格随之大幅上扬,不断提高的生产制造成本与持续恶化的外贸环境使日本电子业陷入了尴尬的产业困局。
长期以来,汽车、电子以及造船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性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背景下,全球远洋运输吞吐量相对减少,这自然为全球远洋轮船生产带来了巨大冲击,更何况日本造船业还面临着中国造船业相对大规模制造的成本冲击。日本汽车行业的遭遇也大抵与此类似,只不过中日关系紧张带来的市场影响更多地传导到这一产业。所以说,日本电子企业去电视化的举动应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宣告着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之一的电子产业开始出现了战略调整。
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日本电子业所进行的战略调整更像是一种应对本国货币价值波动风险的成本结构调整举措,在制造成本以及本国货币价格持续攀升之时,对外贸易却陷入了大幅衰退境地,这是日本电子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外围环境。然而,日本电子业去电视化举动背后的新战略布局值得整个产业界深入思考。去电视化仅仅意味着日本电子业退出了产品制造领域,而这是一个所谓的历史产业,也就是说其根据面板组装成品的产业逻辑是既定的,即便在去电视化后,日本电子业在显示面板、关键器件等领域的控制能力并没有减弱,相反却更加强化了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布局力量。
在面向未来的产业竞争逻辑上,日本电子业为自己设计的一个新角色:内容与整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随着电视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终端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正逐渐走向边缘化,而以节目内容为代表的数据运营成为新的产业增值点。同时,随着全球智能化趋势不断加快,与智能城市相配套的产品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大数据内容的存储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看到,目前日立、东芝、索尼等日本企业正不断强化在数据存储、节目内容扩展方面的布局,这应当是日本电子业在去电视化举动背后隐藏的新战略棋局。
对中国电子业来说,日本企业的集体去电视化固然为整机企业拓展终端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京东方、T C L、长虹等企业也抓住机遇在上游关键部件等领域寻求战略突破。但值得警醒的是,我们在看到日本电子业战略转移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应该洞悉其战略调整背后的真正意图,通过提前战略预演打造着眼未来竞争的领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