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茅台高调“限价令”引2.47亿罚单

专家称改善厂商建设是关键
2013年02月25日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夏 芳

  2月22日,两大白酒巨头五粮液和贵州茅台均发布了收到违反《反垄断法》的处罚公告,其中,贵州茅台公告称接到2.47亿元的罚单,而五粮液则被罚2.02亿元,但是,从两家公司的公告内容来看,茅台的公告相对简单,未标明态度。而五粮液则态度明确,表示接受处罚,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两大白酒巨头被罚4.49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初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在进行调查取证时,两家企业均发布了整改的公告,这就意味着企业自己承认违反了反垄断法,那么处罚也是早晚的事,只不过如此巨额的罚款出乎大家的意料。

  贵州茅台公告坦承,收到贵州物价局处罚决定,被罚款2.47亿元。五粮液称,收到四川省发改委处罚决定,被罚款2.02亿元。

  根据相关规定,当一家企业接到《反垄断法》处罚通知后,企业是有提起行政复议的权利。但是,贵州茅台的公告中并没有就是否提起行政复议做出说明,而五粮液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接受四川省发改委的行政处罚决定,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五粮液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彭智辅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之前,企业对《反垄断法》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一些市场行为不规范。公司在今年1月已发布公告,采取了撤销违反《反垄断法》的《五粮液营销督查处理通报》等具体措施,并依据《反垄断法》进行了彻底整改。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五粮液诚恳接受发改委的督察和处理。

  而对于此次发改委对茅台和五粮液两大白酒巨头的处罚,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我国《反垄断法》颁布5年来的首次对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重罚,《反垄断法》逐渐在发挥其效力。

  不过,此次处罚两大酒企,引发的反对声音也不少。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发布微博称,发改委拿这个开刀纯属无事生非;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则表示“有些看不懂”。在刘员看来,中国白酒市场很大,两家白酒企业所占比重不大。就算在高端白酒市场,虽然有一定市场占有量,但很多白酒品牌都有高端产品,两家酒企并未构成市场垄断行为。

  但在法律界人士看来,茅台五粮液此次被处罚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反垄断法,受到处罚是情理之中的。

  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反垄断法一向被视为“经济宪法”,但因为难以找到证据,反垄断法在实行过程中常常面临重重困难。以往欧盟进行一项反垄断调查,经常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此次能够对茅台和五粮液予以处罚,是因为这两家酒企的做法比较“低级”,强迫经销商限价的垄断行为非常明显,因而国家发改委掌握了充分证据,才能快速开出罚单。

  茅台“限价令”惹的祸

  事实上,盘点我国高端酒销售市场,“三公消费禁喝高端酒”、“酒驾”、“塑化剂”、“整治公款浪费”等事件的发生,我国的高端酒销售市场出现疲软,并从去年开始走下坡路。而贵州茅台作为龙头企业,上述事件对其影响较大,虽然对五粮液的影响也不小,但是一直打着商务消费的五粮液市场渠道要远远好于贵州茅台,因此,所受影响也小于茅台。

  如今,两大酒企同时受罚。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贵州茅台被处罚是自己的高调惹的祸,而五粮液则是有点“背”。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贵州茅台在去年的经销商大会上的高调“限价令”为自己掘了一个“坑”,而这个“坑”也让一线品牌的五粮液跟着掉了进去。4.49亿元的罚单虽然对于两家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茅台五粮液来说是一笔小数目,但企业应该从其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发展中不要再次“失足”。

  在白酒资深专家赵禹看来,酒企通过贿赂营销手段建立起来的消费关系是永远都不牢靠的。“未来一线白酒将回归本质。”

  通过这次两大巨头遭遇处罚事件,有行业专家称,未来,酒企们会用隐形的办法,而不是发文来控制价格和控制经销商。而那些只会靠关系走销量的经销商将被市场淘汰。

  而在酒行业资深专家谢一颖看来,发改委的处罚实际是为两家企业做了免费广告,进一步确立了两家企业高端白酒的心智定位。未来,茅台和五粮液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企业的未来发展重新定位。上述两家企业必须在中国现代酒文化上做出表率。“茅台的市场化基因不如五粮液的同时,也表示近年来茅台也在产品结构和厂商关系方面已经在做调整。”

  也有白酒行业专家表示,在中国商业创新史上,白酒行业还是可圈可点的。而在未来发展中,白酒企业不仅要关注社会转型和国家战略,还要关注企业生产和营销技术上的创新突破。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