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证金公司:限售股尚未进入融资融券业务

2013年02月25日 06:56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朱宝琛

    转融券业务试点将于2月28日正式启动,首批11家证券公司参与其中。这则消息,吹皱了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引起投资者对融券卖空的忧虑。为何一提到卖空,投资者的神经就会绷紧,并不自觉地和市场下跌联系起来?融券卖空真如洪水猛兽一般,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吗?

    对此,市场人士指出,事实上,对卖空行为的成见,以及对我国融券卖空机制的片面理解,都可能蒙蔽了投资者的双眼。当市场基本面恶化时,投资者预期市场下跌,持股者大量抛出手中股票,造成股价骤降,带来市场恐慌并引发抛售的群体行为,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形成连锁反应。这才是市场下跌的核心逻辑,所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就是对这一逻辑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将市场下跌完全归咎于卖空行为,是在回避问题本质,顾左右而言他。

    当然,市场的担忧可以理解,卖空行为具有“野性”的一面。比如裸卖空行为可能造成卖空规模放大,甚至超过全部流通股的情形;卖空价格如果显著低于当前股价,同时卖空规模较大时,会给市场走势带来一定压力;卖空者如果通过制造和散布流言、虚假信息等手段来卖空股票,那么可能造成市场恐慌抛售,并涉嫌违法。

    市场人士指出,资本市场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给了人们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和“驯服”卖空机制,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卖空行为需要适当的监管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共识。

    不过,目前的融券做空机制使得我国市场不会出现全面做空。据证金公司介绍,目前融资融券制度禁止“裸卖空”,投资者在没有借入股票的前提下不能卖空;实施卖空“提价规则”,卖空价格不能低于最近一笔成交价;证金公司履行融资融券业务统计与监测监控职责,并向市场做出适当披露。此外,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发布了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要求不得将无法确认来源合法合规性的信息写入证券研究报告,不得将无法认定真实性的市场传言作为确定性研究结论的依据。

    “只要实施适当的监管措施,融券卖空机制就不是洪水猛兽。非但不是,它还会逐步发挥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其资本市场净化器作用。”市场人士指出。

    针对部分投资者关于限售股会通过转融通业务变相卖出的担忧,记者从证金公司获悉,目前限售股在融资融券业务中还不能使用,既不能作为标的证券,也不能作为担保证券。

    业内人士指出,在有效和适当的监管措施下,转融通业务的推出,会弥补目前融券券源较少的机制短板,有利于融券费率的降低,主要体现了融券卖空机制对市场的积极作用。

    市场在为推出转融通业务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存在一种担忧,即转融通业务可能对市场走势形成一定压力,有人甚至预言市场将进入全面做空时代。对此,有市场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看法却有些偏颇。在转融资业务先行、转融券随后推出的前提下,转融资将占有主导作用,转融券业务规模不会迅速放大,因此转融通业务的推出,特别是在业务试点期间,不可能对市场产生“全面做空”的作用。  

    一是转融券业务推出后,证券出借人需要熟悉证券出借规则、评估风险,个别机构还要履行复杂的审批手续,因此较难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券源供证金公司使用。二是转融通试点证券公司和标的证券的选择较为审慎,试点期间不会大量铺开,可供转融通的证券种类、数量都较为有限。三是投资者还没有形成做空的交易习惯,同时目前沪深300成份股平均股价在14元左右,平均市盈率在12倍左右,下跌空间很小,投资者受其影响做空意愿不大,融券需求较小将导致转融券需求也较小。  

    同时,按照目前的转融券业务试点规则,只有上市公司机构股东具备出借证券的资格,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上市公司国有机构股东持有的证券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实际上难以开展证券出借业务。融资融券业务两年多来的实践也表明,融券业务运行安全平稳,融券规模稳步增加,没有对市场走势造成明显影响。

    “如果证券市场只有转融资交易,没有转融券交易,这个市场就会像一只跛脚鸭,行动不便、运行不畅。”光大证券信用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王赐生表示,从当前客户需求来看,其对于资金的需求远高于对证券的需求,那种做空规模将迅速扩大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转融券业务试点的推出,是在转融资之后的双向扩容。尽管转融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证券来源,但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的。

    与此同时,王赐生表示,转融券业务的推出,使市场的融券券源不再短缺,有利于期现套利、配对交易等中性交易的发展。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成熟,期现套利、配对交易等中性交易策略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占融券交易的比重也越大,融资融券交易作为证券市场内在稳定作用就越能得到发挥。

    “根据我们对客户的交易行为分析,目前进行融券交易的客户,将融券交易作为套利交易、配对交易的工具,或者作为风险管理手段的偏多,单纯将做空交易作为盈利手段的客户偏少。”王赐生说。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