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开门红”,蛇年A股次交易日再度大跌。沪指连失5日、10日均线,并失守2400点整数关口;深指更是再失20日均线,并连破五道整数关口。
沪深两市周二早盘轻微低开后,跌幅逐步扩大,午后跌势进一步加剧,沪市跌幅一度扩至2%,深市则近3%,两市尾盘略微收窄。收市,沪指下跌1.60%报2382.91点,深指下跌2.50%报9550.93点,两市共计成交2043.3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009.31亿元略增。
受楼市调控加码的消息所累,地产股领跌场内,板块指数收挫4.64%,龙头地产股“招保万金”跌幅尤甚,金地集团下跌7.85%,保利地产和招商地产均跌逾5%,万科A下跌4.27%。
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日元、英镑先后显露贬值迹象,美元指数近期走强,外资回流左右B股走势,昨日B股指数跌近5%。
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B股市场的“鸟兽散”,地产板块连续深幅回调影响更大,其不仅带动建材等相关板块走弱,亦拖累深指于本轮反弹中首次跌破20日均线,可谓“蛇年没能开好头”。
利空解析
IPO
或上半年开闸
尽管中国证监会自1月3日对排队等候上市的公司启动号称“史上最严”财务核查,逼退十余家排队企业,但海通证券营销经理黄飞的一番表态给股民泼了一盆冷水。按黄飞的说法,IPO预计最快于全国“两会”后重启。
按照惯例,全国“两会”一般在3月份召开,照此推算,新股发行4月份就可能会重启,这比机构和股民此前推断的时间提早了两个月。
于股民而言,对2009年6月新股重启后的伤痛记忆犹新,当年新股发行重启之后,在“三高”发行的新股冲击下,上证指数在一个月后见顶于3478.01点,随后迎来3年有余的漫漫熊市。
周内净回笼
近九千亿
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展开300亿元正回购操作,期限为28天,一举打破央行自去年6月底以来近8个月连续通过逆回购注入流动性的常规。
万得数据显示,本周(2月18日-2月22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有8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2月19日将有4500亿元逆回购到期,2月21日将有4100亿元到期。逆回购到期规模为公开市场操作历史上单周最高水平。
算上300亿正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将净回笼资金8900亿元甚至更多,创历史新高。考虑通货膨胀的两大决定性因素住房和食品价格节日前后上升,分析称央行此举或传递“不希望流动性过度宽松”信号。
多地收紧
公积金政策
今年1月以来,广东东莞、浙江金华以及江苏昆山等城市先后发布收紧公积金政策的通知。这与去年多个地方纷纷松绑公积金政策形成反差。
市场揣测,公积金政策的变化或许透露出了决策层在楼市调控方面的意向。另据《上海证券报》日前报道,一线城市基本确定近期出台房地产新政,时间点或在3月全国“两会”前。
具体来看,东莞的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从两成提高至三成,金华将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从人民币60万元下调至40万元,昆山自2月25日起提高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门槛,同时实施更严格的还贷政策。
另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微博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二套放贷有收紧动作,或7成首付、1.3倍利率。
减持、再融资
接踵而至
春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保险巨头中国人寿赎回近百亿规模的高仓位基金,品种多为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另一大保险巨头中国平安则逐步减持涨幅较多的金融股和地产股,目前减持规模逾十亿。
另据统计,1月份大小非借反弹大举减持,其减持参考市值高达124.4亿元,创27个月以来单月新高。与减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月份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市值共计36.7亿元,比去年12月份减少15亿元,降幅为29%,为2012年10月份以来最低值。
再融资同样令市场担忧。仅1月份,两市就有24家公司完成增发,募集资金总额达670.27亿元,创下2011年1月份以来的两年新高,其中兴业银行募资金额高达236.7亿元。另据投中集团统计,有29家A股上市公司1月份宣布了定向增发预案,预计融资金额总计307.2亿元。
基金仓位
逼至临界点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测算,截至2月8日,股票型基金的仓位突破89%。相较于公募基金的逐步加仓,QFII加仓则更为迅猛。早在去年年末,QFII中国A股基金(主动型产品)的平均仓位已达到96%,是历史上最高的月份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大多数基金选择在高仓位上持股过节,但股市快速上涨已触发短线减持,市场博弈性质增强,节后对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确认以及政策面的变化都可能加剧市场的短线博弈。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