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信贷开年井喷料难续 企业融资“单恋”银行不再

2013年02月02日 09:55   来源:中国证券网   

    年初以来,商业银行信贷看起来并未出现“井喷”现象。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银行业务越来越不好做,非银行信贷融资渠道对银行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一位国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对《第一财经日报》坦言,但同时,今年新一届政府上任将催生新的投资计划与实施,从而带动信贷需求的维持,所以预计今年信贷增长稳中有升。

    房贷相对宽松

    本报记者从多家中资银行了解到,年初沪上包括四大行、平安、上海农商行等在内的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基本执行首付三成、基准利率8.5折优惠;总体来说,目前个人按揭贷款相比去年年底稍有宽松,也改变了去年底一些银行取消首套房贷优惠、最低为基准利率的情况。

    近日市场有传言称,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5个一线城市的二套房停贷。“目前没有收到相关文件或口头通知,也未听到类似说法。”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叫停二套房贷款的可能性应该不高,”一家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零售信贷部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坦言,“在目前我们的个人按揭贷款中,二套房贷占比仅为20%左右,占比并不高,所以暂停二套房贷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2012年,国内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地产开发贷款增速继续回升。央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9610亿元,同比多增23亿元。

    而上海地区也在去年下半年获得个人房贷的明显增长。受楼市成交量波动和购房刚性需求释放等因素影响,2012年上海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先抑后扬,一至四季度分别增加-10.5亿元、11.1亿元、90.6亿元和86.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消费类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利率已出现一定程度“上涨”。据了解,目前上海中资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30%,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包括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在内的个别中资行仍持续收紧个人按揭贷款和个人消费贷,只做利率水平更高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由于"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对于委托支付的强调,银行需要通过借款人账户把贷款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操作手续比较繁琐,所以个人消费类贷款几乎暂停。”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沪上支行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同时,近期个人房贷需求也明显增加,办理提前还贷和申请贷款的客户比去年增多。”

    开年信贷“井喷”不再?

    银行信贷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或将包括贷款价格的调整和其他融资渠道对银行信贷市场的明显挤压。

    “今年以来,贷款需求表现一般,并没有非常大起色,”一位中资行沪上支行对公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一些具体项目也开始走非银行渠道进行融资,包括发债、信托、融资租赁等都非常红火。”

    该负责人还透露,贷款额度并不十分宽松,该行不少利率定价较低的贷款项目在春节之前已基本无法提用,“银行正在考虑提高贷款定价,基准利率及以下的贷款大多无法提取,都要在基准利率上上浮才可。”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新增对公贷款结构呈明显的“短多长少”,全年累计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1.54万亿元,较2011年减少5600亿元;占总新增对公贷款的比例为27%,远低于2011年全年的42%。

    “从未来趋势看,中长期贷款占比只会逐步下降,企业融资渠道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单靠银行。”前述国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也对本报记者说,“年初信贷需求没有像往年那样出现"井喷式"增长,和去年相比,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贷款利率尚未普遍调整。”

    该副行长还坦言,直接融资渠道增加的大势所趋确将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挑战。“尤其是大企业、大项目会逐步转向其他融资渠道,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转向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比如加强中间业务收入。”他如是说。

    但从全年看,1月份新增信贷仍将不低。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就指出,去年末贷款增加不多,部分项目因而会推迟到今年初,这也有利于信贷投放增加;从货币市场利率来看,银行体系资金压力不大,显示存款情况可能好于去年同期,因此1月贷款会有明显增加,2月新增信贷则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而有所回落。

    另外,多家机构预测,1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将在9800亿元至1万亿元之间,同比、环比皆上升;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则普遍预计在8.5万亿~9.5万亿元。

    

(责任编辑:毛宇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