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阳光私募向对冲基金转型基础有望夯实

2013年01月28日 08:11   来源: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即便近两年股市行情低迷,私募资产管理规模依然节节攀升。截至2012年底,发行非结构化产品的私募基金公司达到372家,合计管理1180只私募产品,其中38家私募公司管理的68只产品运作时间超过5年,2012年行业整体收益为1.54%。预期今年放开信托参与期货限制将是大概率事件,此后阳光私募向对冲基金转型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2012年私募发行呈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特点。全年共发行结构化产品577只,同比增加57.65%,非结构化产品发行251只,同比减少41.21%。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则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证券信托与私募管理机构合作规模达到1922亿元,证券信托中投资二级市场规模达到1690亿元。

  数据显示,即便近两年股市行情低迷,私募资产管理规模依然节节攀升。2012年三季度末与2011年底相比,私募资产管理规模保持近30%的增速。与近三年私募资产管理规模年均增速接近150%相比,经历野蛮生长后的私募行业2012年已呈现增速趋缓的苗头。在股票市场无较大涨幅的前提下,预期此趋势仍将延续。

  尽管增速放缓,但行业发展瓶颈远未来到,资产管理规模依旧存在上升空间与动力。海外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占高净值人士资产配置的比例约为2%左右,而目前国内此项比例远未到1%,证券私募行业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012年证券信托私募行业平均收益率1.54%,939只可统计的产品有六成获得正收益。从分类型平均收益率看,普通型私募为1.35%,多组合型私募为2.44%,债券型私募为6.78%。

  债券私募借力债券牛市,在去年获得较大成功,与首只MOM产品一起丰富了私募产品种类。一些私募借鉴市场中性策略、套利策略等对冲概念,也在尝试将对冲基金理念中国化。需注意的是,对冲基金的投资理念容易拷贝,但顶尖对冲基金的业绩难以复制。私募公司如果没有通过充分研究和周密准备,先驱将会演变为先烈。贸然发行产品在自毁品牌的同时,也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去年有两个事件令行业为之欢欣鼓舞:一是中断3年之久的信托开设证券账户业务得以重启,二是全国人大通过修改后的基金法,将私募基金纳入法条。恢复信托开设证券账户使私募公司发行产品难度降低,管理成本下降。而入法正名则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私募投资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消除了两个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为私募基金长期发展构建了良好基础。

  由于私募产品面向特定的客户群,行业规模往往与公募行业规模相差一个数量级,这为其追求绝对收益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投资者为私募产品支付更为昂贵的费用,是希望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资产的保值增值固然是根本目标,净值的平稳增长也是客户的核心诉求。

  投资以获取收益为最终目标,但同时也是管理风险的过程。对冲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投资实践,在海外对冲基金获得了成功。虽然现阶段国内对冲手段还较为单一,主流私募产品参与对冲的限制较为严格。但我们预期今年放开信托参与期货限制将是大概率事件,此后阳光私募向对冲基金转型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