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气变化高度敏感的产业和企业,该如何应对极度天气带来的风险?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了天气期货及相关衍生品成为规避极度天气风险的绝佳工具。21世纪以来,天气期货在国外发展十分迅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利用天气期货有效规避了天气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加快天气期货的研究步伐,尽快推出天气期货。
我国推出天气期货的必要性
中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天气期货的推出不仅可以帮助相关产业和企业有效规避风险,而且对于服务我国国民经济还有诸多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天气期货可以弥补农产品期货的局限性,降低期货市场的炒作氛围。一直以来,天气风险都是期货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天气因素经常成为期货市场的炒作题材,即使风调雨顺的天气也会成为炒作因素,期货市场经常陷入“天气市”的泥沼之中。由于这种炒作氛围的存在,期货产品价格频繁出现大幅波动,偏离其实际价值,无法客观反映期货产品的供求状况,含有“水分”的期货价格不能有效地指导相关产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天气期货的推出能够降低投资者的炒作热情,帮助期货产品价格回归实际价值,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风向标。
其次,天气期货可以弥补保险机构在自然风险领域承保能力的不足,与保险产品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从产品性质上看,期货和保险都属于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二者也各自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自然风险领域,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不属于保险承保的范围,传统保险产品无法有效分散与规避这些风险。而天气期货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空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转移风险的手段。同时,天气期货还可以为保险机构开展自然风险业务提供一个风险对冲的途径,提高其风险转嫁能力,从而促进保险机构开拓自然风险业务的积极性,实现保险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对接。
天气期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目前,天气期货对我国期货市场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推出天气期货将使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电力、旅游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受益。国外的天气期货都是在成熟发达的期货市场基础之上推出,而我国期货市场的发育程度依然有限。此外,由于天气期货本身的特殊性,其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首先,标的指标难以统一,缺乏精确的中长期气象数据。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类型千差万别,很难推出一个令全国都产生联动效应的标的指标。这就要对全国的气象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科学的划分交易气候带,如何恰当地划分观测标的区域将成为问题的焦点。另外,精确的中长期实时气象数据是推出天气期货的前提条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气象预测更多是以短期为主。因此,推出天气期货还需我国气象部门逐步完善中长期气象数据,提高气象预测的精确度。
其次,投资者专业知识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发育程度不高,广大投资者对于期货,尤其是天气期货这种新型金融衍生品了解不多,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需要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天气期货的价值,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再次,做市商制度空白。根据美国和欧洲的经验,天气期货推出初期,其交易量一般都很小,我国可能也不例外。国外期货市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依靠高度发达的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承担起了单边市的交易对手。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气期货市场逐步发展成熟,从而形成了当前交易量逐年增加的局面。而我国期货市场的做市商制度还基本停留在讨论阶段。因此,为了保证天气期货推出后的顺利运行,我国期货市场尚且需要完成交易制度的创新。
虽然推出天气期货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但我国天气期货市场的潜力已在逐步显现。大连商品交易所已将天气期货列为重要的研究品种。我国产业门类齐全,受天气影响的行业为数众多,其中部分行业所在的产业链很长,这些都必将为天气期货交易提供最广泛的市场主体,天气期货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因此,在当前期货创新步伐加快的大环境下,我国期货业有必要认真审视天气期货避险减灾的意义,加快研究推出策略,争取在期货市场上为我国的天气风险筑起一道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