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规模背离 四季度债基QDII份额“脱水”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

业绩规模背离 四季度债基QDII份额“脱水”

2013年01月21日 07:13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关于股票市场,“股神”巴菲特有句广为传颂的比喻,“只有当海水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基金。

     2012年,基金的规模大战可谓硝烟弥漫,“缩水”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热门话题,然而或许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上一年度缩水最厉害的基金,并非股票基金,反而是2012年最炙手可热的QDII。

    老债基普遭净赎回险资为股票投资腾出仓位

    “赎旧买新”一直是老基金长期以来无法摆脱的滞涨怪圈,然而,去年年底,这一现象发生在年度绩优品种——债券基金身上。

    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末,在成立超过1年且份额缩水前10的基金中,8只为债券基金,其中,4只份额减少幅度超过50%,汇添富信用债(C类)及银华永泰积极债券(A类)两只产品规模更是大幅缩减70%以上。

    老债基份额缩水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成立超过1年的基金份额缩水情况发现,3只债基份额缩水幅度超过70%以上,其中缩水幅度最大的汇添富信用债(C类),三季度末份额为4.42亿,但到了四季度末,基金份额仅为4936万份,缩水幅度高达88%。缩水幅度位居第二的银华永泰积极债券(A类),一个季度缩水幅度也达到76%。此外,国富强化收益债券(C类),相较三季度亦缩水75%。

    除了上述3只基金,今年债券基金冠军——天治稳健双盈债基,在创造出全年16.17%的靓丽业绩后,也遭遇了资金大额赎回的困扰。

    去年三季度,天治稳健双盈债基期末规模达到5.05亿,至四季度末,基金份额减少至2.62亿,缩水幅度近50%。

    与上述债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立仅一年的权益类基金,其中,赎回最多的方正富邦创新动力股票基金,赎回幅度仅为44.89%,混合型基金中,国投瑞银新兴产业混合赎回也不到50%。

    渠道赎旧买新/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表示,老债券基金大额赎回背后,折射出投资者落袋为安的心态。

    他分析指出,去年上半年债市表现抢眼,三季度债市回调,四季度债市窄幅波动,牛市行情在下半年悄然接近尾声。尽管相对股票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表现相对平稳,但债券基金每年收益率仍然存在差异,去年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7%,或许投资者对于今年收益率预期不高,因而纷纷在年底兑现债券基金全年收益。

    不过,某基金分析师亦透露,老债基份额集体缩水,也可能与年末低风险产品爆发式发行,渠道在固定收益品种间对客户作出赎老买新的投资意见有关。

    他表示,对于银行渠道销售人员,卖新基金有销售提成,因此对老基金持续营销并无动力。

    机构为股票腾出仓位

    作为基金的重要投资者,部分机构也坦承,最近确实在不断减持债券基金,为股票市场投资腾出资金。

    平安资管某企业年金经理表示,目前险资正在调整债券和股票间的投资比重,公司投委会预计今年债券市场收益率相比去年下降50至100个bp,去年债市收益率为6%左右,这也意味着今年债市收益率或在5%~5.5%之间。而目前拿到的协议存款收益率大概在6%附近,因此,在近期组合投资中,40%~50%仓位配置协议存款,债券投资比重下降至35%。

    他同时坦言,目前股票仓位大致在5%左右水平。去年12月份汇丰PMI指数反弹0.5个百分点至50.9%,弱于季节性表现,相关原材料价格并未显著上升,比如原油、金属价格仍在区间波动,企业补库存行为力度不大,经济仍处于弱复苏格局。因此,四季度经济数据回暖,更多的是房地产行业储备库存,拉动相关产业需求。而单个行业回暖,并不足以带动整个周期板块利润上行。

    他进一步表示,在上半年的投资中,更看好与城镇化相关的成长股,比如三、四线房地产行业龙头,供水供电、商业零售等个股。此外,未来随着城镇医保范围扩大,医药类股票也会受益,消费类股回调后,对于其中的绩优品种,也会考虑逢低布局。

    港股ETF规模缩水七成 QDII配置热情低迷

    去年三季度以来,港股市场触底反弹,带领跟踪港股指数的ETF净值一路上扬,10月22日上市以来,易方达恒生国企ETF至去年年末大涨7.21%,而华夏恒指ETF上涨幅度亦接近5%。然而,净值回升未能激发基民购买意愿。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联接基金8月下旬刚刚成立,四季度规模仅剩2.93亿,相比三季度末大幅缩水90%,两只港股ETF份额缩水也高达70%。

    事实上,港股ETF并非QDII基金中的缩水特例。统计显示,去年成立的QDII基金,超过7成基金份额已不足1亿。

    港股ETF“遇冷”/

    7月9日,两只港股ETF公开发售,华夏恒指ETF募集35.85亿,易方达恒生国企ETF亦募得16.16亿,十多天后,两只港股ETF联接基金也正式发售,易方达恒生国企联接QDII一举发行32亿,华夏发行规模亦达到8.54亿。在港股刚经历4月大幅回调,接连几个月低位徘徊的背景下,成绩显得尤为突出。

    然而,好景不长,10月22日,两只港股ETF登陆沪深交易所,随着基金上市交易,ETF份额打开申赎,规模大幅跳水。10月31日,上市仅9个交易日,恒生国企ETF份额已直线下降至7.72亿,不足上市首日份额的一半;11月底,ETF份额进一步缩水2亿,至年末,ETF总量跌破5亿大关,整体份额仅3.72亿。在深交所上市的华夏恒指ETF“命运”相似,11月最后一周,恒指ETF净赎回逾22%,份额跌至4.95亿,年末直减至4.39亿份。

    “从前十大持有人来看,或是券商自营盘拿得比较多,此外,户均持有份额较大,或存在渠道帮忙因素。”上海某基金经理指出。

    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2012年10月15日,易方达恒生国企ETF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3093户,平均每户持有基金份额65万份。其中,机构持有的基金份额为18.73亿份,占基金总份额的92.91%。华夏恒指ETF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1497户,平均每户持有的基金份额为16.67万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的63.15%。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包揽了两只港股ETF全部名额。

    “首批跨境ETF出炉背后还有两个交易所同台竞争的大背景,”某券商金融工程部分析师指出,首批创新型产品,券商会有相关发行任务,这也会增大基金发行份额。

    QDII投资热情不高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渠道帮忙并非港股ETF份额偏小的主因,目前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热情不高才是港股ETF“遇冷”的根本因素。

    相比今年发行的其他QDII产品,港股ETF即使份额大幅缩水,“境遇”也已算不错。

    数据显示,2012年,基金市场共发行14只QDII,除去两只港股ETF外,华夏基金11月初发行的海外收益债券QDII共募集19.77亿,这也是除港股ETF外,唯一一只发行份额超过10亿的QDII。其余11只QDII平均募集份额4.31亿,广发纳斯达克100QDII、富国中国中小盘QDII更是“踩着”2亿的成立线勉强发行。

    募集金额已无太多“水分”,成立之后,QDII份额依旧继续缩水,至年末,除了港股ETF、华安标普全球石油指数、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四只基金外,其余QDII份额已不足1亿,交银全球自然资源股票、建信全球资源股票及富国中国中小盘股票3只QDII份额更是低于5000万份,触及清盘红线。

    某券商金融工程分析师指出,QDII一直以来都笼罩在2007首批产品出海折戟阴影之下,个人投资者普遍缺乏信任感,这也导致了QDII发行规模始终无法做大,与年度业绩冠军身份不符。此外,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港股一直有自己的渠道,通过QDII投资港股热情并不高,未来QDII发展还需看海外市场走势。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