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连日下杀并于尾市拉起后,上周五却来真的了,两市股指这次杀跌后竟一沉不起,形成本轮行情以来首度像样的调整。截至上周五收盘,沪综指大跌1.78%报2243点,5日和10日线均告失守。
这次杀跌虽然有些技术面因素,主要是因为较长时间超涨,但消息面碰巧也偏负面。上周五公布的物价上涨数据是股指调整的重要因素,此外,管理层在QDII一事上放风也是主要因素。
说到通胀来由,这些年来人们形成较为一致的说辞,要么将通胀归罪于天气,要么归罪于输入性因素,好像从来没有我们自身的因素。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说,内因才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
在通胀内因方面,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地方政府对楼市及投资过度依赖等因素。我国地广,年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天气灾害,不见得每回都对应物价上涨。对管理层来说,应将天气波动当成常态对待,平时政策就应考虑到这些。
“通胀无牛市”几乎是共识,很难想像在通胀环境中大盘一路向上。不过就日前公布的通胀数字来看,2.5%的CPI涨幅暂时还较轻微,所以这个因素并不足以过度打压A股。
近期有不少关于QFII或RQFII额度扩大等利好消息,QDII消息则显得较为突然,所以对盘面影响有可能扩大,且可能持续一阵。当未来QDII展开时,一方面境内投资者会多些选择;另一方面境内持有外汇的投资者结汇需求下降,这会影响我国央行货币的投放,并最终影响整个金融市场货币水位。
QDII消息进一步落实应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不宜指望管理层老是“光打雷,不下雨”。无论外资流入,还是内资流出,都是人民币国际化和最终可自由兑换的必经途径,这是大局,也是国家利益所在,所以是可信的。
管理层或许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投资者或可如此猜测:从金融理论和实践看,一国货币被其他国家乐意储存是大赚便宜的事。这方面极端的例子就是美国,以前欧洲不乐见美元独霸,所以就弄出欧元竞争,现在可能轮到了正在崛起的中国加入竞争行列。假如未来我国发行的货币能被各国乐意持有,那么我国央行就能发行超额货币而又不引发通胀。
许多技术派人士早就盼着回调,认为“洗洗更健康”,有利于行情进一步向上发展。从周末舆情看,持这种观点者仍占多数。笔者基本同意这种观点,不过认为调整仅仅是上涨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未来股指在调整后还得经受基本面波动的考验,只有当基本面维持原样甚至有所改善,股指才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应关注的基本面包括上述通胀、QDII如何演化,还有经济回升的态势能否持续。另外还有个很重要因素,就是新股发行制度如何改革,其必将显著影响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