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短期理财成最大亮点 ETF创新突破

2013年01月18日 09:22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12年市场跌宕惊险,而基金行业却经历了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市场的长期低迷使得基金业发展陷入困境,而去年随着监管层扩大基金投资范围,基金业也在创新中突围。

     2012年,基金公司在偏债方面的创新力度较为明显,短期理财产品、债券型指数基金、货币T+0模式、国债ETF等新型产品应运而生,而准备已久的跨境和跨市场ETF产品也在顺利发行,发起式基金这一概念也被基金公司推向市场,整体来看新发行的创新基金不仅仅填补了基金产品线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基金公司提供了逐步实现向现代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的途径。本文就创新型产品做出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对投资者有所裨益。

    固定收益类:T+O与低风险理财概念

    在A股持续偏弱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低风险、绝对收益的产品抱有较高的偏好,而基金公司为迎合这类市场偏好,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在收益率的角度,都对固定收益类产品报有较高的期望。而基金公司主打的便是短期理财和T+0货币两种类型的产品。

    短期理财——规模冲刺利器

    短期理财基金无疑是2012年基金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从5月初首批产品发行以来,截至2012年12月25日,市场上已有24只短期理财债基成立,半年多的时间已经募集超过2000亿元。

    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2012年四季度前积弱的股票市场为短期理财债基的热卖提供了大量的避险资金,较低的投资门槛、渠道营销的大力支持推动了这类产品的销售。更为重要的是,短期理财基金的运作设计符合了当下流行的低风险理财概念,准确切入投资者心理,基金公司也乐于依靠这类产品进行管理规模的扩张。

    而与货币基金相比,短期理财基金在投资功能、投资标的、运作方式、流动性、预期收益率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同。比如:从投资标的上看,添富理财30天可以参加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回购,上限可以达到40%,可以参与交易所债券,而货币基金回购的比例不超过20%,不可以参与交易所债券;从投资成本角度看,短期理财债基的平均管理费用为0.27%,低于普通货币型基金0.33%的管理费水平。

    截止2012年12月31日,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约平均为3.23%左右,而同期短期理财债基平均收益相对较高,其中南方60天理财债券B七日年化收益达为5.74%。

    短期理财基金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对资产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小额投资者,并且绝对收益特征明显,同时不易受利率风险的影响。但是对于有一定流动性需求、不希望承担净值波动的低风险投资者来说,不失为一个适宜的理财工具。对于希望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者来说,还是尽量回避此类资产。

     T+0与交易型货基——优秀的现金替代工具

     2012年以来,货币基金市场掀起一番创新高潮,T+O模式、交易型货基、电子支付等新型货币基金问世,原本只在年末时被各基金公司当做用来冲规模的货币基金如今又重新得到了市场的普遍关注。

    首先就T+0来看,目前市场中已有三只包括汇添富、国泰以及南方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该类型基金的最大特点就是投资者如果在三家公司网站上申购基金,可以实现当日赎回、当日到账,相比以前货币基金当日赎回,T+2到账的模式有了革命性的改进。

    其次就交易型货基而言,其运作核心就是可以实现股票交易与货币基金交易的无缝联接,在创新以前投资者当日卖出股票,次日才能使用所得资金转账申购货币基金,而创新后投资者卖出股票当日,所得资金即刻就能在二级市场买入该货币基金,且当天可确认份额并享受货币基金收益,不需资金转账等操作。

    债券型指数产品——指数化进程加快

     2012年以来,债券基金加速指数化进程。国内首只涵盖全市场的债券指基——易方达中债新综合指基于2012年11月8日成立。该指数样本券横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所和深交所三大市场,涵盖了市场中所有可流通债券,市场代表性强。

    我国债券指基正处于起步阶段,债券指基为投资者提供了透明度更高、费率及运作成本更低的工具型产品,相对股票指数化投资而言,债券指数跟踪的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市场上有4500多只债券,单笔交易量和规模都远超过股票指数成份股,如何有效的减小跟踪误差将是对债券指基投资团队的重大考验。

    整体来看,在管理层有意识的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背景下,固定收益类基金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滞,而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逐步降低,该类型产品将会持续得到市场的欢迎。

    权益类产品:跨境+跨市场产品横空出世

     2010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段长期的低迷状态,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出现了信任危机,偏股方向的基金发行整体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但2012年以来基金公司借助创新仍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跨境和跨市场产品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设计论证之后的成功发行,为权益类投资带来一些亮色。

    跨市场ETF——股指期货现货对冲

     2012年5月17日,筹划5年之久的跨市场产品,嘉实沪深300ETF以及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正式成立,开启了基金行业的新一轮产品创新。两只基金的首募规模总和超过500亿元,成立半年多以来,规模略为有所下降,其中嘉实300规模略大于华泰柏瑞沪深300。

    两只跨市场ETF产品在设计上有明显的差异,嘉实沪深300采用国际惯例,可使用全部一揽子股票换购沪深300ETF,而华泰柏瑞沪深300则保留了单市场ETF的T+0特色,将深市股票全部采用现金替代。

    从2010年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上市开始,业内就一直希望能出现一只完全跟踪标的的对冲产品,在这两只产品出现以前,基金通常采用上证180ETF和深100ETF的组合或上证50ETF和深100ETF的组合来对沪深300指数进行拟合,而跨市场产品出现之后就完全可以采用该基金进行股指期货的套利。T+0的跨市场申赎机制将使得股指期货套利者不需再忙于测算各成份股以及各种ETF的配置比例,从而能更轻松实现股指期货日内套利交易。

    跨市场沪深300ETF的推出不仅完善了ETF的整体产品线,更为重要的是为长期资本的入市提供了相应的回避风险的工具,目前管理层正竭力推动对蓝筹股的投资,并希望引入包括外资、险资在内的长期资本入市,以解决股市的低迷以及投资理念偏差等问题,该产品的问世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跨境ETF产品——全球化资产配置有效渠道

    跨境ETF,是指由国内的基金公司发起设立,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其标的指数为海外指数,基金持有的证券资产主要托管在海外,而基金份额在国内进行申购赎回和交易的QDII基金。

    在管理层的有意推动下,华夏恒生指数ETF以及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于2012年8月9日成立,作为境内首批跨境ETF,H股ETF开拓了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香港市场的渠道,为内地投资者全球化资产配置提供了便捷通道,这两只产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简单的、跟踪误差较小的投资香港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的工具,可以比较便捷地分享香港市场的平均收益。

    两只港股ETF基金在申购赎回方面与国内普通的公募基金有较大区别,港股ETF的申购赎回采取全额现金替代、基金管理人代理买卖的模式,申购、赎回对价包括现金替代、现金差额及其他对价,币种为人民币。投资者应按基金管理人当日公布的申购赎回清单备足对价。基金管理人代投资者买卖组合证券的成本由投资者承担。

    目前来看,尽管目前很多A+H上市的公司港股的估值和价格均低于A股,但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而言,港股市场依旧有其吸引人的地方。

    发起式基金——利益捆绑增强投资人信心

    发起式基金是指基金公司在募集资金时,先行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基金经理等人员的资金认购发行的的基金,其认购金额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发起式基金试图将投资者和基金发行人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与普通的基金募集2亿元的下限相比,发起式基金份额下限仅为5000万份,其成立相对简单,但就风险特征而言,发起式基金与普通公募基金并无差别。

    目前发起式基金,低风险仍是主流,偏股方向的主动型基金仅有4只,在基金发行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尝试“发起式”这一模式,风险共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态度有所改观。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基金产品的创新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机会,但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仍就是使投资人资产稳健的增值,任何的创新都摆脱不了收益能力的证伪,基金公司的在追求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投资管理能力。而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纷繁的基金产品,一定要先从自身风险偏好入手,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品种。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