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类信托"冲击+产业调整 信托收益率面临下行压力

2013年01月18日 07:20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徐天晓

  自去年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及对银行存贷款浮动区间进行调整之后,市场上资金紧张程度的信托产品收益率应声下滑。有机构统计结果显示,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经历了从去年初的约9.5%上升至2012年最高约10%,之后一路走低,虽然去年11、12月份有所上升,但截至目前,集合信托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仅在9%左右徘徊。

  业内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信托产品收益率去年下半年来呈下降趋势由多个原因造成:“例如房地产调控导致的房地产信托这一类高收益率信托产品比重持续降低,而另一方面,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缓解,各品种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所下降,信托产品亦不例外。”

  信托产品收益率的下降,将降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而今年信托产品收益恐怕仍将面临下行。诺亚财富管理中心研究部李要深认为,展望2013年上半年,信托产品收益率难有大幅度回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融资性资产管理业务,对信托融资的替代效应是最大挑战,信托产品投资者应该降低对信托产品收益率的过高预期。但以目前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7.18%的水平来看,除非一般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否则信托产品收益率继续下降的空间并不大。

  一年期产品收益率

  跌幅超过0.8%

  根据华宝证券的月度统计数据,集合信托去年前5个月维持在9.5%以上的平均收益率,而去年6月份则直接跌至仅有8.94%的平均水平,同时去年下半年集合信托的平均收益率维持在9%左右,甚至去年10月份跌到了8.98%的低值。

  如果以信托产品期限划分,以好买基金各月份统计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去年3月份一年期(及以下)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39%,而去年12月份该期限信托产品收益率已跌至7.54%,下降了超过0.8%;去年3月份一年(不含)~两年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9.44%,而去年12月份则为8.96%;去年3月份两年(不含)~三年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9.43%,而去年12月份则仅为9.26%。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若以期限、门槛、信息披露、收益率等产品要件对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券商理财产品等进行比较,可以给出的结论是,信托产品唯一能够保持的优势项仅有“收益率”而已。对于更为看重收益率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信托产品收益率的相对下降必将削弱信托产品对此类投资者的吸引力。

  不过对比银行等理财产品而言,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优势仍然存在,普益财富公布的去年12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4.43%。

  竞争加剧

  收益率面临下行

  虽然信托产品目前的收益率已经较去年上半年有较大程度的下跌,但是今后恐怕还要面临下行的局面。分析人士指出,原因在于其他金融机构类信托业务的放开,使得市场竞争加剧及高收益产品发行受限。与此同时,固定收益产品方面,信托公司的信托报酬率下降在所难免。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房地产、矿产能源等高杠杆、高利润率行业相继进入调整,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高成本融资的承受能力有限,预计主流信托产品的高收益率难以为继。同时,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加入竞争,固定收益市场蓬勃发展,都将分流部分融资项目,也对相对高位的信托产品产生压力。

  通过相关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信托计划高收益率赖以支撑的房地产信托存量占比正迅速下降,房地产信托在存量信托中的规模占比由2011年2季度的17%逐渐下降,去年一季度及二季度占比为13%,而到了三季度便仅有11%,政策调控的效果明显。

  房地产信托的平均收益率在8%-12%之间,高于主流集合信托产品中的基础设施信托及工商企业信托,更是高于证券类及金融类产品5%-7%的平均收益率。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在全部信托资产中的占比下降,无疑将带动信托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

  诺亚财富管理中心研究部李要深认为,展望2013年上半年,信托产品收益率难有大幅度回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融资性资产管理业务,对信托融资的替代效应是最大挑战,信托产品投资者该降低对信托产品收益率的过高预期。

  随着2012年的一系列新政,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获得了开展“类信托”业务的资格,而这些新业务的诞生已经对信托公司现有业务产生冲击。

  有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信托公司发掘到好项目的机会越来越难,为了维持收益,公司在很多项目的信托报酬率已经比以前压低了一部分,利润空间在缩小。而且很多项目,例如信政合作的项目本身报酬率就比较低,能为投资者提供的收益变动空间也不大。”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