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行情回暖"手有余粮" 基金开年集中派红包35亿

2013年01月16日 08:46   来源:深圳商报   

    相比去年的囊中羞涩,今年以来基金分红热情明显回升。行情的回暖使得兜中积累了“余粮”的基金选择集中派发红包。统计显示,开年仅半个月宣布分红的基金就高达66只(A/B/C分开算),分红金额累计将近35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开年有喜基金分红

    “去年三季度买的基金,没想到新年刚开头马上就分红了”。

    “跌破1元的时候,做好了长期亏损的准备。”基民小曹表示:“如今行情反转,不仅基金净值回到面值以上,公司还宣布分红。”按照公告,该基金本次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2元。

    这并非个案。尽管开年仅半月有余,但基金公司的分红热情已经明显提升,多家基金集中公告宣布分红。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6日,年内公告宣布分红的基金数量已达66只(A/B/C分开算),仅1月15日当天就有15只基金发布分红公告,其中交银施罗德、易方达和国投瑞银三家公司当日分别有5只、4只和3只基金公告分红;规模上,今年以来基金公告分红金额累计达到34.90亿元。

    而去年年初,基金明显没有那么大方。统计显示,即便是整个一月份,也仅有42只基金进行分红,累计金额为13.29亿。

    股基、QDII现身

    在产品结构方面,低风险基金依然是分红的主力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去年“默默无闻”的股基和传统上分红相对低调的QDII基金也逐渐加入分红的行列。

    统计显示,在上述66只基金中,低风险基金共有51只,占比72.77%,继续扮演分红主力军的角色。

    而随着业绩的回暖,股基也陆续扔掉“铁公鸡”的帽子。统计显示,共有13只偏股型基金年内宣布分红。其中,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基金出手最为阔绰,截至基准日,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分红比例计算的应分配金额为9.86亿,在66只基金中分红规模排名首位。

    此外,传统上对分红相对“态度低调”的QDII基金,凭借去年的崛起,手头也相对“宽裕”,今年以来,交银环球和南方中小盘基金也发布公告表态要派发红包。

    四因素促使分红

    与去年的囊中羞涩相比,今年开年基金分红的热情大为提升。在分析人士看来,四个因素可能促发基金在年初集体派发红包。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表示,2011年和2012年大部分时间段行情乏善可陈,使得基金可供分配利润少之又少,而去年12月市场大幅上涨以来,基金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使得不少基金具备了分红条件,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再者,很多基金,特别是债券基金在契约里约定了分红的次数和条件。”代宏坤表示:“在债基数量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分红规模会整体上升。”

    此外,在代宏坤看来,市场逐步改善使得投资者情绪升温,分红是投资者的一个关注点。部分基金希望借助分红作为营销宣传点,在竞争激烈的销售市场赚得眼球和人气。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岁末年初的上涨使得部分起先表现不佳的基金回到面值以上,而在1.05元至1.10元附近最容易引发投资者的赎回,为了留住投资者保持基金规模稳定,部分基金选择快速分红。

    一方面,让投资者得到实惠;另一方面,经过分红也使得基金单位净值与‘赎回警戒线’保持一定距离。”该分析人士表示。(丁宁)

(责任编辑:郑海斌)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