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A股5年来首敲退市钟声 ST股交易依然活跃

*ST创智、*ST炎黄1月11日进入深交所退市整理板
2013年01月07日 07:13   来源:国际金融报   ■ 宋璇

A股5年来首敲退市钟声 ST股交易依然活跃

  新年首个交易日,上证所风险警示板和深交所退市整理板正式开张。沪市43家ST和*ST公司股票首批入驻“风险警示板”。相较当日上证综指“开门红”,风险警示板股票的表现“惨淡”。尽管进入风险警示板和退市整理板的股票交易限制更加大,但有不少投资者仍在博“重组概念”股

  沪警示板率先亮相

  1月4日,上证所风险警示板正式运行。该板股票有两类,分别是“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由于不少ST公司积极提交新的财务数据报告和重组申请监管部门批复,这使得ST公司成批退市仍有一段距离。因此,目前沪市23家ST公司股票和20家*ST公司股票均属于“风险警示股票”,暂无“退市整理股票”。

  与上证所不同的是,深交所设立退市整理板,目前尚无股票入驻。根据相关规定,恢复上市申请遭到深交所否决的*ST创智、*ST炎黄最快将于1月11日进入“退市整理板”,并将于30个交易日后终止上市。自2007年12月*ST联谊终止上市后,上述两家公司将成为5年来A股首批退市公司。

  据了解,风险警示板的交易规则与其他股票交易规则存在些许不同。投资者要买入此类个股,必须通过电子或书面形式签署《风险警示股票风险揭示书》或《退市整理股票风险揭示书》;并在每次提交买入“退市整理股票”的委托前,阅读并确认风险提示。卖出上述股票则与主板相同。在涨跌幅方面,“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设置为±5%,一旦进入“退市整理股票”,则涨跌幅扩大至与主板相同,但退市整理期股票实际可交易时间是30个交易日。

  深交所的规定相对简单,进入退市整理板后,公司股票的简称将缀以“退”字,但交易时间、10%的日涨跌幅限制、买卖申报、买卖委托、竞价等均与目前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交易模式相同。

  ST股交易依然活跃

  记者从多家券商营业部了解到,1月4日一大早,就有不少老股民到营业部签署风险揭示书,参加ST股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

  今年首个交易日,沪市“风险警示板”中的ST类股票绝大多数个股下跌,24只个股盘中触及跌停板,最终13只个股封住跌停板,仅有ST金化、*ST天成、*ST东碳、*ST南纺、ST宝龙、ST宝诚等6只股票上涨。深市ST股票的表现相对强劲,有13只个股上涨,其中ST科龙、ST泰复、*ST锌业、ST传媒、*ST海龙涨停。

  尽管面临退市危机,但最近5个交易日ST股的表现却非常突出。

  Wind资讯统计显示,最近5个交易日,ST板块81只在交易的个股中,有64只出现上涨。其中,ST泰复、*ST天成等12只个股涨幅在10%以上,而从资金流向来看,有40只个股资金出现净流入,ST金化、*ST天成、ST万鸿、*ST金顶和*ST嘉陵等5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规模超过1000万元。

  “这轮ST股的末日保卫战挑起了投资者炒作的兴趣。”上海某私募基金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沪深交易所有45家公司陆续退市。在2012年之前暂停上市的公司共有18家,但经过多重努力之后,在2012年落下帷幕之时,除*ST创智、*ST炎黄外,其余16家公司均拿到恢复上市通知书,通过率高达88.89%。

  警惕退市高风险股

  上证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情况的变化,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的股票也将发生动态变化。“风险警示股票”可能增加或者减少,“退市整理股票”也可能出现。上证所还提醒,2012年年报披露后,按新上市规则,符合净资产为负数、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等条件的公司也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

  资料显示,截至1月6日,有28家ST类公司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预告。其中,*ST黄海、*ST金泰、*ST领先、ST三星、ST思达、ST中冠A出现续亏,而*ST盛润A、ST博信、ST太光三家公司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扭亏和重组计划,这些公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退市风险非常高。

  此外,相比主板,创业板的退市规定更加严格。有投资者担忧,在宏观经济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创业板公司或也将出现在退市名单中。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试验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若出现退市也至少还需要3年左右,且“不支持暂停上市公司通过借壳方式恢复上市”在操作中存在变通方式,退市对创业板的威胁并不大。相比之下,退市标准趋严后的*ST股以及2010年以来已被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更加应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