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对银行业流动性紧张不必惊慌失措

2013年06月24日 07:3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银行业“钱荒”似乎越闹越严重。自6月份伊始,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急速飙升,6月20日隔夜拆借利率升至13.44%,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一度触及30%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市场频频传出银行资金违约,虽然有关银行都先后予以了否认,但这些反常情况足以表明,银行资金紧张的程度可见一斑。

  银行喊缺钱,央行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市场期待的降息、降准的举措都没有如愿而至。因此部分利益相关人士开始批评央行行动的迟缓。但一味的批评显然有失偏颇,我们更应该看到央行无动于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由此传递的信号。

  银行业缺钱,其实并非市场流动性紧张所致。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7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狭义货币(M1)余额2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雨水”并没少降,“水库”为何缺水了呢?

  综合来看,短期内“钱荒”源自于多方面因素的叠加。首要的原因是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空转,并没有真正地流入并服务实体经济;而随着资金的外流、外汇占款的减少,以及监管机构对债权等市场的整顿,加上银行面临季末考核、理财资金到期、企业分红,这都要求各银行增加资金以满足合规要求,对资金量的需求加大。而部分银行按照惯性的思维,缺乏科学的流动性管理,盲目地认为只要一喊资金紧张,央行就会开闸放水,不过这次却遭遇当头棒喝,过惯好日子的银行是该幡然醒悟了。

  诚如不少市场人士所分析的,央行此次按兵不动,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有意打破市场对央行放水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倒逼商业银行强力收缩表外业务、盘活货币存量、带动社会融资总规模去杠杆,将资金逐步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从而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正能量。否则的话,不通过倒逼机制,商业银行哪有动力去化解56万亿元表外资产所积累的风险;即使内行再次开闸,所释放的流动性又如何保证会流入到实体经济领域?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资金面趋紧的状况仍会持续。而随着部分因素的继续叠加,月末资金面有可能还会紧于当前。与之相伴的是,股市、债市将会继续承压,中小企业在短期内融资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付出这些代价是值得的,对于目前市场所营造的资金紧张的氛围,也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恐惧。首先,这场缺钱的危机看似凶猛,但仍在决策层和监管层的掌控之中。其次,这场博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商业银行去真正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否则会重回老路,所以还不如放手一搏,效果也不会糟到哪儿去。如此看来,商业银行加快修正资金错配的力度和步伐,才是竞争突围的最好和唯一选择。


(责任编辑:魏京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