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张)
“高价收7天、14天、1个月人民币,价格好得吓死人。”“无节操无底线收资金,有钱的主动使劲砸过来。”昨天,银行圈里到处流传着这样带着哭腔的求救信息。6月以来,银行间市场的水好像干了一样,到处都缺钱,资金价格被推到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录。昨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全线上涨,仅两周利率小幅下跌,其中隔夜利率大幅飙升超过578.4个基点,利率首次超过10%,达到13.4440%,该数值创下历史新高;此外,1周利率也首次突破10%,大涨近300个基点,达到11.0040%,也创下历史新高。
现场
交易员记不清摔了几次电话
昨天晚上收盘后,已经筋疲力尽的某银行债券交易员小刘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公元2013年6月20日,应该载入中国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史册:隔夜回购利率最高30%、R007最高28%——全面创造七天回购利率市场最高历史纪录!按小刘的话说,从5月底开始,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价格越抬越高,钱也越来越少。昨天他感觉自己就要崩溃了。
价格高得离谱还是找不到钱
质押式回购市场上,短期资金供给近乎枯竭。昨天上午,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一开盘,就分别达到10%和12%的高位。有了前几天的铺垫,小刘看到自己面前的双屏显示器上出现这样的数字,并不感到意外。他发愁的是找不到钱,“现在大家都没有资金,即使有,也都存着不往外放。”
从开盘开始成交价被一路抬高,隔夜回购成交水平在10点47分后直接被拉到25%的高位,11点48分之后更是攀高至30%。当这个前所未有的数字闪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小刘说自己差点儿就要把桌上的键盘摔出去。即使价格高成这样,钱还是很难寻觅。小刘昨天打了近百个电话,才做了40多笔交易,大部分电话都是无用功,而且对方也是哀嚎着说“没钱”。他记不清自己到底摔了几次电话,但那种焦虑紧张的情绪真的很难控制。
银行违约将导致支付危机
“如果今天没钱不能支付,就晚一天,又能怎样呢?”小刘说,那就叫违约,会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 一家银行违约除了必须按约定支付违约金,也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不利影响,被认为出现了支付危机。一方面因为每家银行都可能既是借出方,又是拆入方,一个环节掉了链子,受波及的是一串银行;另一方面,违约会影响到银行的信用口碑,也会把不良情绪传染到整个市场。
小刘认为,每到季末、半年末和年末都是资金紧张的日子,但这一次的情况特别严重,跟5月份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密切相关。他给记者打比方说,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资金蓄水池,池子里的水每天都在流进流出,但必须保证一定水位,太多了就要往外放,多些收益,太少了,就需要从外面借点儿,不能出现支付危机。银行间市场每天的资金交易其实就是为了保持水位的平衡。现在各家银行的水都变少了,都不够用,都盼着央行放水,但央行却一直静观其变,没动静。
月底前情况很难好转
小刘认为资金短缺对普通市民有间接影响,一是现在短期理财产品利率飙升,银行都在不计成本地吸引资金,另一方面,老百姓如果去银行申请贷款,因为整体流动性紧张,放款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昨天下午六点多钟,小刘还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询价,为今天的交易做准备。昨天收盘时,隔夜质押回购利率已经掉头向下,比前日收盘还跌了356个基点,最终收于4.31%,但全天的加权平均利率仍高达11.7436%。尽管如此,小刘预计今天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可能一直到月底都还是很紧张。
动态
谣言四起 中行工行辟谣
在资金饥渴的巨大压力下,昨天市场谣言不断。先是有媒体官微称,中国银行昨天下午资金违约,交易时间延半小时给各家找资金,但是一直没找到,市场资金缺口千亿规模。接着又有市场传闻称“工行接到通知,被央行放水500亿,隔夜5.1%,7天5.4%,现在市场利率下来了”。
昨天晚间,两家大行都对传闻予以否认。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银行从未发生资金违约事件, 6月20日按时完成全部对外支付,有关媒体报道和市场传闻严重失实。对于恶意制造、散布谣言的机构和个人,中国银行将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工行相关人士则表示,并无“央行定向对工商银行拆借资金500亿元”一事,市场传闻不实。
昨天也有传言称央行向市场注入4000亿元的流动性,但这一消息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不过,不少交易员都认为,央行应该动手了。
追踪
“央妈”为何反常淡定
一直以来,央行对资金市场总是知冷知热,呵护有加,银行间市场人士常冠以“央妈”昵称。可“央妈”这次却反常的“冷血”,任凭儿孙备受煎熬,仍稳坐泰山,不仅没有降准降息,连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都比较温和。央行昨天还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亿元3个月期央票。
“似乎央行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因为以前各行都习惯必要时央行会提供流动资金支援。”昨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同业拆借利率的骤升背后存在众多原因,包括季节性流动资金需求(纳税、监管规定和理财产品的成熟)及供应面因素(打击虚报出口导致资本流入量大幅下滑以及银行流动资金的囤积),但央行的态度令人玩味。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朱海斌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声明释放出的讯息很明确,即尽管经济数据欠佳且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但近期不会放松货币政策。虽然存在政策利率下调空间,但朱海斌认为央行不会选择这一方式。
“信贷环境自去年4季度到今年1季度一直较为宽松,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相当有限。”朱海斌分析指出,出现这种现象有两大原因,首先,受投资效率下降影响,2009年以来信贷工具的影响或已减弱。其次,有证据显示信贷并未用于支持实体经济活动,而在金融体系内流动。
朱海斌预计6月流动性状况将会得以缓解,但近期央行所采取的强硬态度将人为地创造流动性紧缩并导致实质部门贷款利率走高,这一风险为已经乏力的经济活动雪上加霜。“央行应该尽快再次引入逆回购操作,以安抚银行间市场的恐慌。”朱海斌建议。本版文/本报记者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