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保本”、“预期年化收益5%以上”……在保险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打着“高收益”标牌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这些产品打着“创新+高收益”牌,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类信托”保险产品,其中不少产品的预期年化结算利率都超过5%。
“如果产品投资于收益较稳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基建债权项目计划,产品风险是不大的,但如果投资一些小的地方项目,而且期限较短的话,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国家注册理财规划师、保险专家朱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保险资管公司的放开,未来这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但投资者要学会甄别,在选择投保这类产品时,多选择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
年化结算利率确实超过5%
5月29日至5月31日,光大银行官网推出了“光大永明光明财富1号年金保险(万能型)”,其期限为12个月,打出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0%。泰康人寿也在淘宝上推出了一款万能险产品“旺财1号”,其预期年化结算利率为5.15%。记者看到,与一般的万能险产品不同的是,这类产品大力宣称“无费用”,即无初始费用,无保单管理费,无风险保费,一年后无退保费用。
最近保险公司大力推广的高收益产品中有不少是与资产管理项目挂钩的。新华人寿今年3月在银行代理和个险渠道分别推出的“精选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和附加“精选二号”两全保险(万能险),就是这样一款资产导向型产品。新华保险官网公布的两款产品4月份的年化结算利率都达到了5.25%。
据其工作人员介绍,这两个产品的保费有固定的投资项目,投资特定的金融产品。记者了解到,其实4月份泰康人寿就曾经推出过一款名叫“泰康附加智慧之选两全保险(万能型)产品,其官网上公布的4月份年化结算利率为5.15%。而早在去年,太平人寿就推出了挂钩南水北调债权计划的“太平附加南水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记者从其官网上看到,这款产品的4月份年化结算利率为5%。
高收益的诱惑之下,投资者购买的热情也高了起来。光大银行官网显示,其产品在光大银行官网三天的销售额可能超过1亿元。而新华保险的产品精选一号精选二号销售也不错。
记者还注意到,这些产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高收益,而保障极低。如光大银行官网推出的“光大永明人寿的财富一号”就是典型的例子。据光大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其保障也就是身故时给付个人保单账户价值。
而“泰康人寿的旺财一号”的保障也只是客户身故的时候,给付保单账户价值的105%。
调查
高收益实现概率几何?
事实上,在2008年,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为5%、6%的比较多,但之后几年,能达到5%的已经非常少,大多数万能险产品基本是3%~4%的样子。那么这些产品的投资收益能达到宣传的那么高吗?
泰康人寿在淘宝官方旗舰店解答“预期收益率(5.15%)能否保证”的问题时表示,“法规规定我们不能保证实际收益,只能提供预期收益,但旺财1号所对应的资产项目收益率基本上就是5.15%”。泰康人寿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也透露,泰康人寿这次推出的“旺财一号”是与基础设施债权项目挂钩的产品,属于泰康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个资产项目。她认为,5.15%的预期收益是可以实现的。
万能险保底收益是2.5%,超过2.5%的部分是有风险的,保险公司能承诺5%的高收益,那么就要看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了,承诺这么高,关键在怎么来实现。
“我对太平人寿的那款产品还是比较了解的,就是南水北调的100亿元债权,据说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给付投资者5%的收益,还是可以保证的!”朱庆表示,产品投资项目的好坏将决定产品收益率是否可以实现。
新华保险产品也是与资产管理项目有关的一个万能险产品,当时签的那个资产管理项目,其投资收益就在6%以上,所以5点多的收益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这类产品基本上都是先有资产管理项目,锁定了产品,然后再来开发保险产品,销售给客户。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项目基本上都是有担保的,其整体的投资收益也还可以,只要不发生大问题,一般情况下其收益还是可以实现的。“国外这样的保险产品很多,风险基本是可控的!”
疑问
高收益背后风险高吗?
记者了解到,“类信托”保险产品大多投资于收益较稳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基建债权项目计划,产品风险不大,且预期收益率也较高。不过,并非所有的产品到期时都能拿到如此高的预期收益率,部分小型险企投资的具体资产项目计划有可能是一些地方项目,很有可能会出现地方融资平台违约事件,产品最终也可能蒙受损失。
目前,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就这类产品给出的结算利率已经超过了5%,加上渠道维护费等,合计成本超过了6%。“也就是说,这类产品嫁接的具体资产项目计划的收益率至少要超过6%,保险公司才可能有利润。”一位业内人士心生质疑:并非所有的资产项目计划都能拿到较高的收益率,不排除若干险企为了冲规模,不惜薄利甚至贴钱。另外,有业内人士反映,个别保险公司在推销此类产品时,给出了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演示。“一旦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实际收益出现落差,容易引发退保风险,这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和声誉,进而影响下一步的产品销售,或形成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由于之前出现过地方融资平台违约事件,业内人士不免担心一些保险产品嫁接的具体资产项目计划是否也会存在此类风险。“目前保险公司投资较多的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基建债权项目,只要经济正常发展,风险很小,基本在可控范围内,但不排除将来保险公司会投资一些地方项目。保险公司在挑选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项目资质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这对于风控能力较弱的中小保险公司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提醒
要注意收益浮动值
许多保险业务员在宣传这些高收益产品时,往往拿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强调产品收益不但保底,而且有高收益。但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
朱庆分析:“这些万能险产品宣传中的预期收益率实则为预期年化结算利率,这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并不相同。”他提醒,银行理财产品可直接得出收益,而这些保险产品的结算利率则由保险公司每月公布为准,再根据该利率计算当期的投资收益,每个月都可能发生浮动。不仅如此,保险产品在条例中都规定了在一年内退保或部分支取要收取1%—5%不等的手续费。所以,很多产品到手的实际收益并不如宣传时那样高。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再下单。
对于这些打着“高收益”标牌而大行其道的理财型保险产品,不少业内人士批评其偏离了近几年保险行业所倡导的“回归保障”,更多是为了冲击保费规模。
不过也有其他看法。光大永明人寿的董事长解植春对于回归保障有着自己看法,他在此前的《保险万言书倡言推进费率改革》一文中认为,要扩充保险业态的内涵,改变过去把保险业的转型发展简单等同于回归保险保障,甚至回归传统险业务的惯性思维。回归保障应该是保险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但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和唯一路径。回归主业,回归传统保险保障产品没有错,但过分夸大了保险业与金融业的区别,从而否定两者的共性和相容性,最终会使整个保险行业越干越小,同整个金融市场的关系越拉越远。
“我就十分赞同后者的看法。”朱庆也表示,保险的本质是保障,但不能只是保障,保险是金融的支柱,规模和投资是必须的,没有大的资金支撑,保障险种做得再多,理赔也是空的。
标签:人寿朱庆收益率收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