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逾期贷款快速上升 部分信贷员被迫垫款

2013年06月07日 07:37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湖北一家大行的信贷员小方最近一直发愁,手上的两笔贷款马上就要到期了,但是客户暂时无力偿还,小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垫款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随着银行逾期贷款的激增,信贷员被迫替客户垫款的情况愈演愈烈。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受限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银行逾期贷款增长趋势明显。部分银行为此向下施压,加大了对信贷员贷款逾期的处罚力度,甚至将债务转嫁到信贷员头上,由信贷员垫款偿还。

    分析人士指出,替客户垫款是银行粉饰业绩的一种做法,可减少逾期贷款。但这种做法掩饰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应引起监管层重视。

    银行罚款施压

    “已经和客户沟通了好多次了,但是客户手头没有资金。客户的意思是希望能将贷款做一个展期,可是行领导却不同意。”小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抱怨,客户的贷款一旦逾期,可能自己的收入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银行对贷款逾期提高了处罚力度,超过贷款截止日期当天的,对负责信贷员扣罚100元;对动态逾期3天的贷款直接处罚信贷员500元。”小方告诉记者,今年当地的银行业务很不好做,尤其是信贷员的压力大。银行不仅加大了放款任务,对到期贷款的催账也管得严了很多。

    小方对记者表示,为了防止坏账,对没有收回贷款的客户,领导一般不会批准展期。这就使信贷员的催账压力很大。她现在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天天跑客户,要账也经常要到客户的家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小方对此表示很无奈,“因为这个处罚是按照逾期贷款的笔数计算,所以每笔贷款都要照顾到。”

    被迫替逾期客户垫款

    在银行贷款逾期增多的趋势下,即使信贷员“卯足了劲”要账,也不一定能全部成功。对此,信贷员代替客户垫款逐渐盛行。

    “垫款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小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一旦向客户催收贷款不顺利,或者当时客户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来时,领导会暗示信贷员先“垫款”,事后再找客户催收。至少这样,银行的逾期不会增多,而信贷员也能免于银行的处罚。

    “如果信贷员不垫款,领导会一直逼着信贷员去要,况且产生逾期的处罚也很重。影响的还有日常其它业务。”小方表示,自己已经帮客户垫了好几笔款了。

    她告诉记者,垫款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招,自己能垫的钱也很有限。只能催客户尽快还钱。“客户倒不会不认账,就是会拖欠一段时间。”小方说道。

    “今年的银行信贷业务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从不拖欠的客户也会产生贷款逾期。”小方觉得业务越来越难做了。

    信贷员称压力很大

    事实上,小方所面临的处境仅仅是银行信贷员中的一个案例,银行信贷员垫付客户贷款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大多数信贷员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今年的压力大于往年,而银行对逾期也格外重视。但是,就信贷员层面看,目前贷款需求小了很多,放款难,而回收到期贷款更难。

    “行内要求一个月内每人完成300万元的消费贷,保证客户正常还款等等,不然业绩都会受到影响。”一家城商行信贷员告诉记者,催收贷款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但是这种事情今年却特别多。

    据一份最新的城商行调查报告反映,目前银行信贷存在投放不足的现象,逾期率仍上升较快。大约57%的受访城商行表示五5信贷投放量相比4月环比下滑,真实有效的资金需求依然偏弱。部分银行称行里已经开会提出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43%的受访银行表示逾期贷款率最近一个月内仍然在快速上升,但仍属可控的状态。各家银行对逾期贷款的清收工作陆续展开,但对回收的比例并不乐观。

    “我觉得不是特别公平,因为逾期贷款的处罚全部让信贷员来承担,这点让我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小方说,“一个月的工资原本就不高,扣了罚金之后就没剩多少了。”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