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复星医药、双汇国际先后刷新海外并购记录后,由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牵头的财团,日前拟7亿美元收购纽约通用汽车大厦40%股权。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出海”大军,并购路径亟须进一步优化,促进企业“版图”有效升级,进而成为中国迈向投资强国的一块有力“踏板”。
海外并购频繁价格屡创新高
5月29日,复星医药宣布以2.2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医疗美容器械生产企业95.2%的股权,成为我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一笔对以色列的并购案。
同日,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7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全球最大生猪和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若审查顺利,此交易将刷新中国企业并购美国公司的金额记录。
正当市场还在讨论这桩食品业的“蛇吞象”时,中国企业再下一城。soho中国3日被曝出将以7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纽约的通用汽车大厦40%股权,这有望成为中国赴美最大的一笔不动产投资。
一桩又一桩大规模海外并购,不仅折射出中国企业力求拓展市场的野心,也反映了美国、欧洲等地区经济形势欠佳、股市不振等外部因素变化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契机。
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峰说:“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基于价格考虑,海外并购是有利的,而且在出口会受到贸易壁垒等影响下,通过并购可以绕过种种限制,利于企业发展。”
普华永道中国海外投资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黄富成称:“许多成熟市场的企业迫切需要来自新兴市场投资者或合作伙伴,以助其打开并深化在新兴市场的业务。同时,新兴市场的企业也在通过并购方式快速获取成熟市场中完善的销售渠道、供应链、资源、技术、专业知识、品牌和管理经验。2012年有近70%新兴市场对成熟市场的投资交易金额都来自于中国。”
规模迅速扩大挑战依旧不断
商务部统计显示,2013年1-4月份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4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7%。
从趋势和走向来看,2015年被业内视为一个时间节点,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会超过外商对内投资总量。来自经济学人智库的报告更是预计,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净对外投资输出国,规模约为1720亿美元。
种种迹象都证明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宽,但是不难发现,无论从人均投资额、企业规模还是生产技术、国际参与度等方面考量,中国尚无法与一个投资强国画上等号。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卢进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以2011年为例,中国人均对外直接投资仅为56美元,而美国人均为800美元,世界人均为161美元。另外,中国企业大部分处在微笑曲线的“下巴子”位置,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低,利润低;对国际分工体系缺乏主导性,大多是利用、适应和加入,在国际投资规则制定上往往也没有发言权。
葛兰素史克全球高级副总裁臧敬五说:“相比全球知名跨国企业,中国企业在资源整合上还不够强,特别是如何把各类单元组合起来有效地转化为商业价值。”
不仅如此,文化差异、利益矛盾、贸易保护主义、部分国家对外资审核日趋严格、中介服务机构相对缺乏等,也都给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带来了多重挑战。
多元化布局优化路径提升价值 在早期“资本走出去、商品走出去”难以成功,后来“资本走出去、资源买回来”适用范围狭窄的情况下,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认为,当前“资本走出去、东西买回来”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切实之选。也就是通过收购,获得国外公司的资源、品牌、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做大中国市场。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摊大饼”式的扩张之路很难走得远,作为推动中国成为投资强国的重要“踏板”,优化本土企业海外并购路径,离不开多元化布局。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深有感触地说:“当同水平企业竞技时,不少海外客户仅仅因中国项目审批时间不可预估而选择了别国企业,这是很可惜的。希望政策服务体系能进一步完善,从而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德勤墨西哥中国服务组全国总监陈忠智说:“接触新市场的机遇意味着企业需要入乡随俗、适应新的环境、保护专有信息、建立可靠的供应链基地、挑战传统强大企业、识别可靠的本地合作伙伴、了解税务法规、遵循本地监管规定等等。”
此外,部分专家还建议,应大力推动中介机构建设,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专业人才,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尽快建立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高度关注可能的风险,做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