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钢市加速探底 企业再面重组压力

2013年06月03日 07:0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截至目前,一直萎靡不振的钢价,不但没有出现人们预期中的回暖,反而继续探底,市场传统的"金三银四"行情似乎已经成为传说。至此,钢材价格的持续低迷已经持续了4年之久。

  高产能产量成为钢价上涨的最大阻力。即便下游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但在巨大的产能、尤其是粗钢产量面前,需求的上升远不足以追随去年已经达到的10亿吨的产能和7.2亿吨的产量。分析师预计,2013年至少有1800万吨的螺纹钢和950万吨的线材新增产能进入市场,钢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说,2012年全国在建高炉有39座,16个省都把钢铁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投资的冲动很大。而最近几年,钢铁行业每年都有超过5000亿的新增投入,形成的新增产能势必加大当前产能过剩的压力。

  敦和投资分析师徐智龙说,从去年6月份开始,2008年4万亿投资的巨大产能已经全面释放。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这么高的产能显然是不合适的。

  "1-4月份国内钢产量为2.58亿吨,同比增长了8.4%。增产的2000万吨中,有1000万吨直接进了仓库。产能过剩导致供需矛盾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已是当务之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日前如是表示。

  钢材价格低位徘徊。钢铁行业从2011年4季度起,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主业亏损,亏损最严重的去年3季度达到165亿元。

  由于很多钢厂的建设项目未经国家批准,工信部下一步要加快公布钢铁行业规范名单。据王晓齐介绍,工信部已经公布了钢铁行业的45家规范企业。这45家钢铁企业2012年合计产量为3亿吨,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的41.4%,其中既包括宝钢、鞍钢、武钢等国有企业,也包含沙钢、方大特钢等民营企业。

  "名单的公布,将促使一些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关停并转,已经达标的企业,也会进一步提高规范标准。"王晓齐说。

  重组未有成功先例

  然而,尽管多年来国家用多种手段致力于兼并重组,期间也经历过世界经济危机的逼迫,但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无论国企民企,几乎没有成功的典范。

  中钢协副秘书长李新创指出,近些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逐步增多,但不少企业的重组多年来并未有实质性进展,处于胶着状态。重组过程中,以及重组后资源、人员的有效整合很多时候并不完善,跨地区、跨层级的重组更是困难重重。

  以钢铁企业拥有数量最多的河北省为例,近几年来的兼并重组就很不顺利。2006年起,曾经先后组建了新武安、长城和渤海三大民营集团,分别聚合了20家、27家和12家小型企业,但目前仍处于名义上的联合,缺乏实质上的整合内涵。分析说这些企业的重组目的只是为了避免被当做落后产能,所以多数成员企业并没有推进实质重组的动力。

  而且据新武安集团一位副总经理透露,各家成员企业规模和盈利都差不多,没有一家有实力去牵头重组。

  而由实力强大的国企主持的重组,结局也大体如此。2011年初,作为河北省重点扶持的河北钢铁集团,曾经以"无形资产入干股"方式和省内12家民营钢厂达成协议,这被认为正式并购的前奏,但是这个举动至今也没有下文。

  需要系统改革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表示,新一轮的兼并重组,既要鼓励先进企业,也要淘汰落后的企业,那么在淘汰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一个退出机制。否则也很难开展。兼并重组事关重大,事情也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层面的问题,需要系统改革。

  王晓齐指出,在钢厂重组方面需要改进,应由过去的增量化重组向减量化重组过渡,同时财政可以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一定补偿,来化解产能过剩。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并购,这样也有利于专项产品集中度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在钢材单品种市场的盈利能力。


(责任编辑:魏京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