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债市稽查再起波澜 被查者多曾任职于商业银行

2013年05月31日 07:28   来源:广州日报   

  债市稽查追踪

  债市稽查再起波澜。昨日,嘉实基金向本报记者证实,公司现金管理部总监吴洪坚因个人原因被公安机关调查,目前已被公司停职。

  业内人士猜测,这位昔日明星基金经理可能倒在代持、丙类户等债市灰色地带的非法交易上。而近期,已有多位业内债券大佬被公安部及相关部门带走调查,吴洪坚已是这波稽查风波中基金业第三位被带走调查的明星基金经理。

  文/记者吴倩、周宇宁

  昔日明星经理今被调查 原因暂未明晰

  在嘉实基金任职期间,吴洪坚可谓固定收益领域的风云人物,自2006年至2010年间先后担任嘉实货币A和嘉实超短债基金的基金经理,曾连续四年拿下“金牛奖”殊荣。具体来看,其于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间担任嘉实货币基金基金经理期间,货币A回报达11.8884%,高于同类基金10.1%的平均回报;而在2006年10至2010年3月管理嘉实超短债期间,任职收益11.42%,落后同期同类平均业绩19.92%。

  而据报道,熟悉吴洪坚投资风格的人士称,吴洪坚典型的交易风格,乃是在频繁交易中觅得机会,其交易频繁的风格也常为其同事所不解。

  知情人士称,吴洪坚担任现金管理部总监主要负责现金类产品的投资管理及产品研发。在今年3月份的一份宣传材料中,嘉实基金现金管理部推出的一款“嘉实理财宝”的短期理财产品,据介绍该嘉实理财宝7天银行间市场正回购融资杠杆上限为基金资产的40%,这个比列高于同类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20%的上限。

  据嘉实基金相关人士透露,吴洪坚早在3年前就不担任基金经理职务,停职前任现金管理部总监,负责流动性产品创新以及未来支付模式的设计开发,不具体参与基金投资工作。

  嘉实基金内部人士称,目前尚不能确定所涉债券交易问题是否发生在其就职嘉实期间。“公司已对债券交易业务开展了自查工作,未发现异常投资交易问题。”嘉实基金表示,目前公司经营和基金投资运作正常进行。

  涉事者多依赖曾在商业银行时的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债市稽查风波中的被查人员,大多都曾有商业银行背景。资料显示,吴洪坚在2005年加入嘉实基金固定收益部工作之前,于中国银行交易中心(上海),从事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及交易等工作。

  分析人士指出,只因商业银行拥有最多的资源,无论是资金还是券源,也因此最有寻租空间。不少涉事者虽被查时已经就职于券商、信托、基金工作,但从事债券业务仍要倚赖原来在商业银行的背景。

  而5月以来,相关监管层针对4月掀起的“债市稽查风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债市监管,试图进一步规范债市的发行和交易。据《经济参考报》透露,权威部门正在调研和讨论债券发行体制的完善,重心正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制度设计和监管改革。

  银行间债市发行

  将从“严进宽管”变“宽进严管”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债市的主要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市区别于交易所市场,主要采用报价驱动的机制,因此定价的透明性和有效性是存在的最大问题。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平发表文章称,现有做市商报价具有相当的随意性,甚至可私下要求按条件有意成交的交易商不得点击成交。通过同业经纪人匿名交易债券的量很小,也没有匿名结算安排。由此使得一对一询价成交占比大,而其中会掺杂非市场因素,包括利益输送,形成了价格信号的杂音。此外,他指出,债券簿记建档发行定价制约性不够,也会带来增加操作成本、公开性不够的问题,有机会操纵。

  一位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债市的改革,“一方面需要一级市场更透明,另一方面,二级市场定价能力加强,成交价格偏离度降低。”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