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光韵达遭游资爆炒 3D打印股走向何方

2013年05月28日 09:23   来源:南方日报   贾肖明;朱俊杰

  近期,新能源、科技、3D打印等新兴产业板块反复走高,相关个股陆续成为市场行情的领头羊。作为3D打印概念股首股的光韵达,在连续多日的涨停之后,昨日遭到媒体质疑,称如虹走势乃部分机构游资爆炒所致。另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明日召开的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将有望再次催热3D打印概念重现井喷行情。3D打印股将走向何方呢?

  光韵达走势如虹

  日前,新能源、科技、3D打印等新兴产业板块反复走高,相关个股陆续成为市场行情的领头羊。而最近开始的这轮3D热潮,领衔者是光韵达。

  5月16日,光韵达实施2012年度分红,10送10派1元。当日该股低开2个点后快速拉升,并在下午开盘后封于涨停,换手率达12.79%。

  5月17日,光韵达跳空高开后再度涨停,成交额放大到2.62亿元,换手率26.33%。次日小幅整理后,5月20日、5月21日连续涨停,并在5月24日盘中创下18.97元的历史新高,市盈率已经接近200倍。

  5月20日,A股17只科技股集体涨停,中证TMT指数更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近20%!但好景不长,之后的两天创业板和TMT遭遇了暴跌,从TMT手中接过接力棒的是3D打印题材股,从近期数据来看,3D打印题材股表现抢眼。统计数据发现,最近16个交易日内,26个3D打印题材股中有一半个股涨幅超30%,前期龙头中航重机大涨64%,连续创下反弹新高。从最近半年时间来看,中航重机和光韵达涨幅均超过了200%,半数3D打印个股翻倍,就其势头而言,其疯狂程度比TMT板块有过之而无不及。

  疑游资爆炒所致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近期光韵达走势如虹,是部分机构游资联手爆炒所致,而主导游资来自东方证券。

  据悉,5月2日至5月24日期间,光韵达四次登上交易龙虎榜。其中,东方证券上海浦东南路营业部累计上榜5次,其中买入2次,卖出3次,是资金进出最频繁的营业部,累计交易金额7382.39万元。而东方证券资金实力最雄厚的上海裕通路营业部,在最近一个月内至少买入2.22亿元光韵达,其中仅在5月21日、5月22日两天便分别买入7421万元和7422万元。与买入金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营业部在同期只卖出了2611万元的光韵达。

  对此,深圳著名私募李易天认为,近期消息面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国内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外围宽松货币政策及主要市场指数创历史新高对A股都有积极影响,以光韵达、生意宝等为首的主升浪天天创新高,投资者此时不应该恐惧大盘,而应以个股为重,甚至要乘大盘回落果断加仓主升浪。

  另有私募负责人表示不同看法,“建议关注实际收益的3D打印行业领军者,回避涨幅过大的纯粹概念股,像中航重机、南风股份等都已取得了3D打印的实质性进展甚至投产,回调后可以关注。”

  3D打印股或持续走强

  3D打印概念股走势强劲的主要刺激因素来自消息面: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即将召开、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即将成立,以及3D打印产业入选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等。

  据悉,将于明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旨在推动3D打印技术产业化进程。组委会称,本次会议将重点讨论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对其在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学、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分析,还将为国内外企业3D打印合作项目对接、洽谈提供平台。行业内各大巨头、国内外权威专家的参会,亦使得本次大会“含金量”十足,广为市场期待。

  业内人士认为,在二级市场上,作为新一代技术革命的领导者,3D打印概念股也从去年到今年多次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而日前,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中,备受关注的3D打印产业首次入选,为3D打印概念股持续走强再添契机。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