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年的派息规模再次改写历史纪录。1807家公司在年报中提出了分红方案,6297.82亿元红包正陆续派出,其中435.77亿元已到达投资者账户。在股息红利差别化税制下,投资者能够得到多少实惠仍是一大疑问。
6298亿元的新纪录
数据显示,去年共有1807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已实施+分红预案);其中1777家公司有派息计划,总派现金额6297.82亿元,分别较前年增加10.17%和4.12%。
截至5月16日,已有507家落实了分红方案,派现总额为435.77亿元,而更多的红包须待股东大会表决后再行派发。
过去三年,A股上市公司的派现金额持续攀升,从2009年的3880.49亿元,一路攀升至2012年的6300亿元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与2011年28.3%的增速相比,2012年上市公司派现增速出现大幅放缓。
分析人士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一方面,去年11月IPO停摆至今,A股再无新鲜血液补充,分红队伍无从扩展;另一方面,去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差强人意,并无扩大分红的基础。
其实A股能够交出如此一份分红成绩单已属不易。按照日信证券策略分析师徐海洋的观点,上市公司派现不但要有盈利作为支撑,还要看现金流是否宽裕,而囿于宏观环境所限,A股盈利依旧难掩颓势。
浙商证券统计显示,去年A股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万亿元,同比仅小幅上升0.8%,与2011年13.22%的增速不可同日而语,而剔除金融企业后,2012年A股业绩更下滑11.7%。
据银河证券分析师孙建波判断,尽管整体盈利改善较为微弱,但创业板等科技制造的代表改善明显,上市公司已经度过了最坏的阶段。他预期在经济弱复苏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未来两个季度的盈利状况有望持续改善。
庆幸的是,得益于去库存力度的加大,上市公司现金流出现向好迹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达4.54万亿元,同比大幅提升51.18%,这也成为A股继续扩大分红的重要基础。
仔细来看,财力雄厚的沪市主板公司依旧是分红队伍的主力成员。今年初,上海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进一步落实现金分红的相关制度安排。沪市公司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合力将A股分红推上新的高度。
据上交所统计,沪市共有657家公司在2012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出了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占2012年年报公司总数的68.87%。其中,拟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有647家,占比67.82%,比去年的58.96%略有增加。
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沪市公司2012年计划现金分红规模达到5465.05亿元,占A股派现总额的86.78%,俨然成了A股派现的绝对主力。
而且,2012年A股派现榜前30位中,除了五粮液、格力电器和泸州老窖出自深市,其余席位均被沪市公司牢牢占据。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成功登上了三甲之位,计划派现总额分别为835.59亿元、670.03亿元和508.3亿元,分别较前年提升17.83%、13.32%和19.1%。统计显示,16家上市银行2012年度计划派现3223.13亿元,占上市公司派现总额的一半有余。
“出血式”分红
尽管分红规模巨大,但若以每股派现金额来看,银行并非最慷慨的公司。出手向来阔绰的贵州茅台今年继续蝉联A股“派现王”,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抛出了“每10股派现64.19元”(含税)的分红方案,刷新了由它自己创造的“每10股派现39.97元”(含税)的A股派现纪录。
贵州茅台2012年度的股利支付率高达50.08%,为公司历年以来最高水平。该方案已于上周四的股东大会上获批。
不过,贵州茅台明年能否继续刷新“派现王”的纪录仍是未知。随着“三公”消费的下滑,公司的销售逐渐承压,今年一季度预收账款环比去年四季度大幅减少44%,暗示后续业绩释放面临压力。
面对如此窘况,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在上周四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将转变消费群体,从公务消费转向民营企业消费以及普通大众消费,并采取一系列举措来保证销量。他还首次透露,“三公”消费(直接或间接)占公司业务量的四成左右。
除了贵州茅台以外,另有双汇发展、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利君股份、张裕A、大商股份、方大特钢、森马服饰、三六五网等9家公司每10股派现均在10元以上。
必须承认的是,在贵州茅台近两百元的股价面前,即便是最牛派现方案也尚显苍白,因为若以5月16日收盘价计算的话,公司股息率不过3.29%,仅仅跑赢一年期定存利率。
在股息率指标下,已实施分红的公司中,方大特钢的派息力度可谓无人能及。按照5月16日的收盘价计算,公司提出的2012年度“每10股派现10元”的分红方案直接将其股息率推高至24.1%。相形见绌的是,排在次席之位的日发精机股息率却迅速降低到9.57%。
在这次分红中,方大特钢算得上“不惜血本”,过去三年(2010年-2012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7.2亿元和5.2亿元,而2012年度一下就派出13亿元,这意味着过去三年利润几乎都落到大股东和投资者的腰包中。
此前连续四年一毛不拔的方大特钢为何突然大手笔分红?市场对此充满了疑问。有投资者曾质疑公司此举是为了给资金紧张的大股东输血,仅此一项大股东便能拿到8.9亿元的真金白银。
方大特钢的董事会秘书田小龙矢口否认该说法。他表示,公司之所以大手笔分红是为了响应监管部门的号召。
无独有偶。海润光伏的分红方案也备受市场质疑。在去年盈利大幅下滑99%、净利润仅为208万元的背景下,公司令人意外地提出了“每10股派息7.4元”,派息总额达到7.67亿元。
有投资者质疑海润光伏此举有掏空家底、为大股东输血的嫌疑。事实上,因为公司无法达到上市前的业绩承诺,大股东阳光集团及相关股东不得不“故伎重施”,掏出4.98亿元作为现金补偿。而由于2011年海润光伏业绩不“达标”,大股东已经履行承诺掏出近1亿元来补足差额。
令大股东欣慰的是,在2012年度的分红中,其有望从中获得接近2亿元的现金分红款。资料显示,目前海润光伏的控股股东紫金电子为阳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持有公司25.27%的股份。
针对市场的种种质疑,海润光伏于3月19日发布公告称,此次分红方案主要是响应证监会要求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精神,高度重视回报上市公司股东,切实履行分红分配政策,并且严格遵照了法定程序。据悉分红方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尽管质疑声已渐渐平息,但海润光伏接下来还将面对更大的经营危机。今年一季度,公司转盈为亏,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时预计半年报也难逃亏损。
“铁公鸡”拔毛
面对这场热闹纷呈的分红盛宴,就连缺席多年的“铁公鸡”也不敢怠慢,纷纷携带分红方案赶来“赴宴”。
自1993年挂牌以来从未派现的中润资源也匆匆赶来,亮出了“每10股送2股派现0.5元”的分红方案,过往近20年,该公司虽然屡次转增送股,但由于经营不善,亏损连连,从未向投资者派发过红包。
2009年,中润资源通过资产重组,摇身变为地产企业后,业绩开始摆脱亏损困扰并扶摇直上,到2011年末终于将之前的亏空填平,但“为保证公司2012年度的稳定发展及股东的长远利益,加大矿业投资及并购力度,公司当时并未进行利润分配,也没有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直到2012年度,中润资源方才亮剑,终于洗脱铁公鸡的恶名。
意外“拔毛”的铁公鸡中还包括酒鬼酒。去年前三季度股价牛气冲天的酒鬼酒其实已有10年未以分红回报投资者,直到2012年度才再度“解囊”,在连续6年实现盈利后,抛出“每10股派现2元”的分红方案。
但此举亦被投行人士解读为意在安抚投资者。自去年四季度爆发塑化剂事件后,酒鬼酒的股价便掉头急挫,截至今年5月中旬,股价已较去年高点下挫近67%。
此外,欣龙控股、长城电工、青岛双星、宝利来等10余家逾10年未曾分红派息的公司相约参加2012年度的分红盛宴。
更有趣的是,自2003年以后便一毛不拔的南方食品今年也赶来凑热闹,宣布向持有公司1000股以上的股东派发黑芝麻乳产品。这一举动不但引发市场热议,而且引得量子高科、人福医药等公司争相仿效。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态称,南方食品分配实物不包括全体股东,且资金不来自税后利润,不属于分红。但无论如何,南方食品这次“实物分红”也足以让股民们津津乐道一段时间。
虽说A股今年的分红宴会称得上盛况空前,但并非没有遗憾。除了600多家公司执意缺席,更关键的是分红力度依旧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以5月16日的收盘价而论,已实施分红的500多家公司中,仅有74家股息率超过一年期定存,占比略超一成。
而且,由于税收新政的出台,今年分红还出现一个新情况,那就是分红所得还不足以缴税,着实令众多股民始料未及。
按照新规,对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所得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
根据媒体报道,广州一位张姓投资者从某股分红中获得4000元股息收入,却因为持股未满1个月,被迫按照20%的税负纳税,加上送股所缴税款,他被迫支付近万元的股息红利税。
另一位购买上海新梅股票的投资者,尽管遭遇公司前所未有的“每10股送8股派1元”的大手笔分红,同样最终派息所得尚不足以支付税款。
其实股息红利新税制早在出台之初便引起广泛争议。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指出其不合理,因为送股和转增股除权后都是一样要摊薄每股利润和每股净资产的,投资者并没有得到什么,不应该收税。
面对现实的拷问,差别化股息红利税制的前景已非当初设想的那般光明远大。监管层“好心办坏事”早有先例,或许是该反思到底何种政策才能促进市场长远发展的时候了。
尽管质疑声已渐渐平息,但海润光伏接下来还将面对更大的经营危机。今年一季度,公司转盈为亏,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时预计半年报也难逃亏损。
据《新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