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首只私募发行公募基金或年内问世

2013年05月17日 07:08   来源:广州日报   吴倩

  阳光私募冲刺公募业务

  今年6月1日,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将向券商、保险、私募及PE等机构拉开闸门,目前,一些私募基金公司正在快马加鞭地筹备公募业务。北京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玲向本报记者透露,星石将在政策放开后第一时间申请公募业务资格。目前,已确定首只公募产品方案,将是一只追求绝对收益的偏股混合基金,很可能今年发行。而据了解,其他私募机构中,上海景林资产、深圳金中和也有进军公募领域的意向。

  多家私募着手布局公募

  “4月在证监会网站上列出了《资产管理机构申请基金管理业务申请材料清单》,星石正在积极筹备,并且星石在近期成立了公募业务部(筹),筹备开展公募业务。”杨玲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明确表示将在6月1日之后递交申请材料的暂只有星石一家。但星石并非唯一一家对开展公募业务表现出兴趣的私募机构。据悉,包括上海景林资产、深圳金中和等多家机构都在布局相关业务,并着手搭建团队。

  尽管一些私募对开展公募业务趋之若鹜,但据业内人士猜测,公募业务开闸初期,私募行业暂不会出现蜂拥开展公募业务的现象。根据相关规定,私募基金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第二是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年均不低于20亿元。

  据估算,在已发行阳光私募的公司中,满足此条件的不足10家。而部分私募也明确表示,暂未打算开展公募业务。上海一家大型私募人士表示,尽管有资格发行公募产品,但短期之内做公募业务的兴趣不大,公司将延续现有的投资风格。

  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统计也显示,受访的V C /PE管理机构中,8.9%的机构计划在2013年参与公募基金业务,大部分机构仍处于观望中。

  5~10亿元左右可覆盖成本

  据部分私募业内人士的反馈,暂时不打算涉足公募,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募业务成本过大。

  “一家基金公司如果开展公募业务的话,一年3000万~5000万元的成本是需要的。”有基金公司人士称。而这对于私募机构而言是笔巨款。

  对于成本问题,杨玲称,星石的管理团队都是出身于公募,对公募业务比较熟悉。经过内部测算,开展公募业务并不增加太多成本,因此也不会对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造成很大影响。

  “我们作为私募并没有大股东的压力,因此不追求首发规模,重点关注做好业绩,再慢慢带来规模。比如星石的私募产品,首发只有2亿元,目前规模已基本稳定在40亿元左右。”杨玲透露,根据公司内部测算,公募产品的规模在5~10亿元左右即可覆盖成本实现盈利。

  杨玲表示,星石内部并没有把公募业务和私募业务完全分开,而是在投资流程完全独立的基础上,充分共享研究平台和市场平台。而一旦公募产品成立,星石将把销售业务外包给银行,后台外包给银行或券商,主要目的是节约成本。

  影响:

  或填补绝对收益产品空白

  由于与公募基金公司追求相对收益不同,阳光私募向以追求绝对回报为主,市场期待,阳光私募发行公募产品将带给投资者更多绝对收益类产品的选择。

  据了解,目前,星石的私募产品有明确的“绝对收益”量化标准,旗下产品的长期收益目标为五年期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达到15%之上。“考虑到公募领域中小投资者或将不满足于年化10%或更低的收益,星石的首只公募产品将依托前述标准做适当放大。” 杨玲透露。

  据透露,为达到绝对收益,星石基金经理的权限大小由公司依据投资模型测算出的不同市场情况做统一调整。4月26日,证监会就修订《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对外公开征求意见,拟将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下限从60%升至80%。杨玲表示,为此星石的首只公募产品将申报混合型基金产品。

  “如果6月1日马上开始做,产品今年发出来还是很有可能的。” 对首只公募产品的问世时间,杨玲如是称。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