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4月中旬金价跌至低位已过去一个月,在这一月中,媒体对“中国大妈”和“华尔街大鳄”PK的故事一直津津乐道,故事的版本也从开始的“完胜说”发展到后来的“被套说”,仿佛所有人都随着金价的起伏而为大妈们捏把汗。
不管是“完胜”还是“被套”,“中国大妈”真的那么在意么?疯狂抢购黄金的“中国大妈”其实只是遵循着一条最朴素的价值原理:对自己喜爱并且具有保值功能的物品逢低价买入一些,在增加硬通货以抗通胀的同时,寻求一丝心理上的安慰。
在这场被外界强加冠名的PK战中,一心只想让手中钱财不再贬值的“中国大妈”从没想过要与华尔街大鳄们分庭抗礼。实际上中国消费者所购黄金与华尔街大鳄也不在一个层面上,他们的目的也不一样。华尔街完全是一种寻求获利的投机行为,“中国大妈”主要还是为了保值,或者说是为了让财产贬值得慢一点。
抛开金条、金饰等黄金产品回购变现的渠道不便以及折旧损耗等因素不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否则不会将家中的金银珠宝变现。既然短期内不寻求变现,那么“中国大妈”自然也不会在意金价是涨了10美元还是跌了20美元,也就不存在“完胜”与“被套”之说。
与对黄金疯狂追捧相对应的,是“中国大妈”对现有理财渠道的不信任和对通胀预期的担忧。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亟须财富创新,拓展投资渠道,用好民间暗藏的庞大资金。
也许将来某一天,当金价下跌时,“中国大妈”依然会抢购,但希望那时的大妈们更多的是出于对黄金的喜爱,而少一些寻求保值、对抗通胀的焦虑。(据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