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520亿元人民币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与此同时,继上周时隔一年半后重启央票发行,昨日央行继续发行3个月期央票,并将发行规模扩大至270亿元人民币。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央行重启央票发行并加大央票发行规模,就是为了应对日渐加大的热钱涌入的压力。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在近几个交易日出现了些微回落,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热钱涌入中国境内的势头有所减弱。一位外资银行管理层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前几个月已经有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境内,而后续流入的规模很可能持续加大,未来中国面临的对抗热钱的压力很大。”然而,中国的经济前景却愈加显得不明朗,且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风险正在加大。中金公司发布报告就指出,当前货币增速反弹,而经济相对疲软,PPI持续通缩,恰好反映了实体经济的日渐萧条和金融套利的繁荣并存的困局。
因此,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央票发行并非是货币紧缩的信号,而国内经济复苏乏力亦不支持货币政策紧缩,中国央行或许不得不采取这种策略或措施去对冲热钱的冲击。而在未来几周,央票的发行规模还可能会继续提升。
不过,复旦大学世界经济问题研究所所长华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不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能有效对抗热钱压力。“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的资金不会是热钱,绝大部分热钱不会看上央票那点利息,他们会寻找更有投机机会的市场进行炒作。相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回笼的资金大部分来自金融机构,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向企业放贷的欲望,企业融资成本会进一步加大。”
“有效解决热钱压境的问题,就是降息。”华民进而表示,“一旦降息,就收窄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息差,减小热钱的套利空间,自然能挤出热钱。与此同时,降息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有利于企业去做实业而不是在金融市场投机倒把。”
上述外资银行管理层人士同样认为,在目前全球各国纷纷降息而导致全球货币环境进一步宽松的情况下,“中国跟随降息才是明智之举,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热钱流向中国。”在欧元区、澳大利亚、韩国、波兰、印度以及匈牙利的央行纷纷下调其基准利率之后,本周一,以色列央行也加入了降息阵营。该央行表示,下调基准利率旨在减轻以色列谢克尔的升值压力,而作为降息的补充手段,以色列央行还推出了一项新计划,将在今年抛售以色列谢克尔而买进至多21亿美元的外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