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部分4月经济数据。数据显示,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 比 上 涨2.4%,涨幅较3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再次扩大,4月PPI同比下降2.6%,创近6个月新低。多位专家分析指出,未来物价将继续回升,但压力不大。
□发布
◎CPI
八大类价格七升一降
数据显示,4月,全国CPI同比上涨2.4%,同比涨幅较3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9%。从更能反映短期价格变动趋势的环比上看,4月CPI环比上涨0.2%,环比涨幅较3月扩大了1.1个百分点。
从八大类价格上看,除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外,其余七类同比呈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仍为拉动CPI上涨“主力军”,同比上涨4.0%,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33个百分点。对CPI的贡献率较3月份增大12.6个百分点。此外,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9%,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居前。
1-4月平均,全国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
◎PPI
降幅扩大创近6个月新低
4月,PPI同比下降2.6%,跌幅创近6个月最低。环比下降0.6%,环比降幅较3月扩大0.6个百分点(3月环比0涨幅)。此外,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6%。
具体来看,在4月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5%,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6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3%,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探因
鲜菜涨价成主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4月份的鲜菜价格都会比3月有所下降。但据气象部门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4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7.9%,鲜菜的正常生产和供应受到影响,导致价格上涨。”
在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董事、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谢亚轩看来,4月通胀回升温和。谢亚轩指出,受禽流感疫情影响,4月食品消费的结构发生变化,肉禽和蛋的消费需求下降,而蔬菜和水产品的需求出现替代性上升,食品价格中蔬菜、水产品价格环比涨幅较高。
□预测
未来CPI温和回升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认为,到目前为止CPI涨幅还是在2%-2.5%之间,比较良性。“通胀目前不是一个威胁,但预测未来数月会是上行的趋势,到年终估计到达3%左右,主要是受基数效应的推动。”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也指出,整体来看,通胀压力保持温和。“受到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猪肉和禽肉价格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预计5月CPI通胀率仍将在3%下方。而由于去年下半年的基数较低,CPI通胀率预计在下半年有所回升,但鉴于整体经济复苏力度不足,并不会出现快速上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宇雯指出,一季度CPI较去年四季度回升,4月CPI较3月回升,印证了2013年CPI同比已经开始酝酿新的上升周期。但考虑到目前国内经济增速回升仍显偏弱、“猪周期”延后以及公务消费限令、禽流感疫情等非预期因素对食品价格的下拉作用,预计二季度CPI同比涨幅有限。对于全年CPI同比涨幅的预测也从此前的3%-3.5%下调至2.8%左右。
□聚焦
CPI温和引发降息争议
在国际市场集中降息潮下,随着CPI、PPI数据的陆续公布,市场对于中国央行降息的争议再度升温。
温和通胀释放政策调整空间
在汇丰晋信基金看来,2月份CPI是上半年的高点,上半年无需担忧通胀困扰。这给货币政策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股票市场。而下半年,由于基数原因CPI可能会上涨,不过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还需视经济复苏程度和其它因素进行观察。
从数据来看,似乎PPI的形势更为严峻,这一点从月初PMI购进价格指数近10个百分点的回落可以窥见。不过来自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观点认为,进入三季度后,全球经济有望重新进入复苏期,PPI环比增速有望企稳。
通胀压力温和的表现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选择,尤其是近期欧美密集降息加剧了流动性,市场热议中国可能跟进降息。
澳新银行认为,由于通胀压力保持温和,中国的货币政策将转向更加宽松,年内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也开始上升。
业内建议货币政策维持中性
针对市场上传来的降息呼声,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应该过分着眼于货币政策的变化,建议在目前情况下保持信贷平稳,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盛宏清指出,“应坚定不移地推改革制度,加强城镇化,释放红利,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有相关城镇化政策出台,而宏观政策调控上应立足内需推动消费;此外,在经济态势低于预期的情况下,要着力推进工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继续实施产能优化。”
刘利刚表示,目前温和的通胀环境也为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铺平了道路,要素价格的改革、利率市场化、减少行政审批以及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都是本届政府应该着力的地方。
谢亚轩也认为货币政策应维持中性。“经济复苏力度依然偏弱,外需不振和国内需求亦现疲态,稳增长依然有其必要性,因此货币政策也没有必要释放更强的调整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