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预期收益率一般低于5% 银行不再吆喝理财高收益

2013年05月10日 08:16   来源:北京日报   

  储户明明是去银行存定期,却被“忽悠”,存单变成了保险单;银行工作人员不对客户承受风险能力做评估,私自销售高风险理财产品,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针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种种乱象,昨日央行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存在一系列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

  实际上,银监会已于3月底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重拳清理整顿理财产品市场。记者昨日走访多家银行发现,在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的同时,银行柜台已经难觅设定的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报告:

  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存风险

  “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存在不单独核算投资收益、期限错配、资产和负债双重表外化、信息不透明、权责不明确等潜在风险。”央行发布的报告表示,目前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占全部表外理财产品支数的比例超过50%。

  所谓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是指银行将募集的客户理财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资金“池子”,并用这些资金统一运作的理财产品。就好像池子里始终有水一样,银行一般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多支理财产品来持续募集资金,以保持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平衡,资金投向包括债券、票据、信托计划等多种资产。

  央行同时结合一季度市场情况表示,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在发行时往往仅对资金投向做大致的说明,对具体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风险情况、存续期盈亏状况等信息披露不足,使投资者对所投资产品缺乏充分的了解。

  走访:

  警示灯标明风险等级

  央行所警示的“风险不透明”情况,在之前的理财产品销售中并不鲜见。

  “您买我们推出的这款理财产品尽管放心,保本那是没问题的,收益还比定期存款高多了。”类似的语言,以前常常出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推销中。但是,对于理财产品的几项关键指标:风险等级、投资者承受能力等,部分急于出售理财产品的销售者却往往含糊其辞。最极端的情况是,一些所谓的“理财产品”并非银行发行,也不是银行代销,而是银行员工私下售卖,风险自然更加高企。

  银监会于3月底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必须明确风险,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应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审慎尽责开展理财产品销售。

  在监管部门的“多管齐下”之后,银行业的表现怎么样?

  昨日,记者走访本市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银行无一例外都开始明示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记者以购买理财产品客户身份咨询招商银行一位工作人员,她介绍说:“现在有一款49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95%,属于R2保本型。目前招行风险级别分为5级,从R1至R5。其中R1风险较低,R5风险最高,建议投资时要谨慎。”

  随后,记者登录中国建设银行理财首页发现,在新产品公告栏上,每一款理财产品都明确标有起购日期、投资期限和预期年化收益率等产品介绍类的标示。在产品说明书上醒目地使用警示灯作为风险等级评估,即一盏警示灯属于无风险或风险极低,警示灯越多风险越大。而且特别对产品适用的群体做了明确的说明:“产品适合于保守型、收益型、稳健型、进取型及积极进取型客户。”

  收益:

  预期收益率一般低于5%

  “高收益”一直是银行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的利器。以往每逢节假日,商业银行总喜欢铆足了劲发行理财产品,吸引储户资金,而且往往标出5%甚至6%的预期高收益率。但是记者发现,在监管部门的“紧箍咒”下,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设定的预期收益率一再下调。

  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高点的情况,此前并不鲜见。尤其是每逢春节、十一等节庆期间,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会大幅飙升。记者查询2012年2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发现,某国有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达到6%;而在之前的2011年,一家商业银行发行的“万利宝”理财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则达到5.52%。

  此前,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发售时给出的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实际收益率却较低的情况,这引起一些购买者的不满。比如某商业银行去年发售的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5.52%,但到期的实际收益率仅为4.72%。

  昨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柜台发现,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新发理财产品已难觅踪影。即使是360天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也仅在4.5%—4.8%。

  “目前我行发行的没有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只有保本型理财产品。”昨日下午,招商银行一名工作人员查阅近期发行产品记录,不见高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都属于增长型,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发行。”

  记者随后又咨询建设银行发现相同情况,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新发理财产品已没了踪影,即使是210天、100万元认购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也仅在4.55%。

  “建议您买9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3.38%这款理财产品,目前卖的比较好。”建设银行一名投资顾问解释道,“现在银监会大力清理理财市场,非保本的大家不爱买,都觉得有风险,所以我们基本不发行。”

  分析:

  预期收益率降低预示市场规范

  如果将去年的理财产品与今年相比,差距确实明显。2012年6月,京津地区可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7%;而到了本周,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4.29%。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降低,实际上反映出市场的逐渐规范和透明,长远来看,对投资者是好事。”一家商业银行理财分析师表示,目前有不少原本投资理财产品的客户转移方向,改投基金。“如果您打算做长期投资的话,可以考虑做基金,年化收益率有的能在6%—7%。”

  对于理财产品的后市方向,分析人士指出,受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出台的新规影响,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预期收益率或将受到影响,发行量大幅激增的概率将降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可能继续下行。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