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外资药企加速中国本土化进程

2013年05月10日 07:19   来源:解放日报   李蕾

  巨大的中国医疗市场潜力,引得跨国医药企业频频加速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而本土化的研发与制造均一致指向中国庞大的药品消费市场。昨天,全球体外诊断企业——生物梅里埃公司在上海透露,鉴于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预计最快于今年底在上海基地进行二期项目的工程扩建工作,届时新的细菌检测类医疗项目将进入投产。而在4月中旬,罗氏制药宣布与杭州歌礼生物合作,开发治疗丙肝的新药,这是罗氏首次与国内本土企业合作开发、生产新药。

  中国医疗市场的潜力“诱人”。昨天,中国商务部在北京举行“外贸结构调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近1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产值和出口额均以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中国国内药品市场规模已达9261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中国政府计划在2010年至2020年间向医疗投入900亿美元,鉴于中国医改政策带来的市场潜力,中国市场有望在未来两三年超过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据悉,生物梅里埃2012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达到20亿欧元,而在5年前,这一数字仅为6亿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新兴市场。在生物梅里埃的愿景里,未来三年公司在华营业额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5%。

  开展全球同步临床试验,是外资药企拓展新药市场的“加速器”。据了解,新药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绝大多数新药从首次通过国际新药申请审批,到通过中国监管审批上市大致需要经历长达5年,如果开展全球同步临床试验,这种延迟可以被缩短到1年半。因此,要抢占中国市场,就要尽早在中国开展与全球同步的临床试验,缩短中国与全球的“时差”。此次,歌礼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出资并负责创新药物Danoprevir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开发、注册以及生产工作,罗氏将根据阶段性成果向歌礼支付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里程金。

  除了研发本土化之外,进口药品转向本土化生产的进程也在加速。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表示,2009年葛兰素史克在中国销售产品量的30%是在本地生产,预计今年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到75%左右。业内人士介绍,相比跨国外资药企直接在中国开展三期临床试验相比,中国本土企业申请和开展一期、二期、三期的临床试验时间相对较短。此外,直接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也可以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日前,默沙东公司投资额高达1.2亿美元的中国新厂正式投入运营,这个工厂供应16种药品,不仅仅是支持中国的业务增长,也会供应亚太市场,对于整个亚洲来讲都是具有战略关键意义的一个工厂。据悉,默沙东在全球有72家工厂,新厂是其现在亚太乃至全球最大的包装工厂之一。


(责任编辑:魏京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