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制造业持续不振 4月PPI创半年新低

2013年05月10日 06:53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5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6%,跌幅超出市场预期,该数据也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低。同时发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月略有上浮,同比增速为2.4%。当前CPI数据显示通胀压力不大,而PPI的超跌则预示经济动能不足。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PPI比值出现显著下降,基本可以确定PPI第一阶段上涨已近尾声,而是否会存在第二段成本推动式上涨,要看后期CPI是否有超预期的表现。

    PPI超跌显示经济遇冷

    在经历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跌幅短暂收窄后,4月份PPI环比为-0.6%,且本月翘尾因素-2.48%是2010年以来最低点,较3月下降约0.2个百分点,使得4月PPI同比大幅降至2.6%。

    从整个周期来看,我国PPI已经连续14个月负增长,4月PMI中购进价格指数为40.1,环比3月份大幅回落10.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也意味着PPI短期内将继续疲软。

    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PPI持续为负,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上游的原材料加工企业没有利润,这对于增加其投资意愿不是很有利,但是单月PPI跌幅扩大并不说明趋势的改变。“国家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给中国生产资料价格带来输入型影响,某些行业的产能仍然在调整过程中,尤其是一些上游行业很难获得利润。”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在国内制造业持续低迷。部分关键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而且库存重新回到历史高位,对生产者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在出口方面,近几个月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则持续下滑。

    “随着后期石油价格、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可能上涨,再加上国内铁路等有效投资的释放以及改革红利逐步凸显,相信PPI逐渐会转负为正,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左晓蕾说道,长期来看,产业结构要调整,需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对于落后产能行业也没必要因为其亏损而去扶持。

    同时,交通银行报告指出,“由于PPI翘尾因素自5月将进入回升通道,短期内PPI同比降幅将有所缓和,但实质性回升仍然取决于国内外需求的持续提振,短期还应关注国际油价异动。”

    CPI或将温和中上行

    相比PPI,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较为温和,国家统计局表示,在4月份2.4%的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为1.4和1.0个百分点,分别比3月份增加0.2和0.1个百分点,两者合计增加0.3个百分点,影响4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4月份新涨价因素增加,与鲜菜价格上涨密切相关。

    杨为?表示,虽然在3月食品价格超跌的判断下,4月进行了修复式上涨,但是上涨幅度仍然较低;另外,非食品价格同比数据出现下降,亦对消费品价格有向下的拉动力。除了供给瓶颈缓解带来的周期弱化效应之外,H7N9禽流感也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进而促使肉类价格出现进一步的回落。

    中国物价水平较低,但PPI显示经济需求偏弱,而外围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等经济体却纷纷降息以刺激经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CPI反弹并不代表实体经济好转需求上升,预计我国降息窗口很快打开。

    但也有不同观点,“通胀压力反弹会使得中国不会放松货币政策,由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未来几个月的CPI仍将上行,预计5月CPI会至2.7%,而6月则攀升至2.9%。”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通胀水平逐渐接近一年期存款利率,降息窗口不会打开。

    “央行将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年内将保持利率和存准率不变。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将是管理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朱海斌说。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