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农夫”风波警示标准之乱该终结了

2013年05月09日 07:37   来源:国际商报   郑根岭

  “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喜滋滋的广告语,最近大有被“有点烦”“有点悬”取代的味道。这段时间密集的负面报道,已经让它有点喘不过气来。5月6日,农夫山泉在北京就产品标准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结果遭到几名京华时报记者的抗议,发布会几乎成了辩论会。据悉,农夫山泉已向北京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

  农夫山泉的强烈反应,显示了一家企业对16年创业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的珍惜,也包含着它对占全国1/4市场的留恋。可尽管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声称“不会为舆论暴力低头,也不会为自己的尊严失去颜面”,但京华时报对“标准”质疑却似乎难以否定。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试想,如果农夫山泉一切做得完美无缺,根本不会遭遇这样一场严重危机。相反,正是因为自身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才会被媒体抓住把柄——尽管并非致命弱点,却也很难说纯属冤枉委屈;尽管还没到百口莫辩的地步,可你因此而生的暴怒却难以得到多数人的理解。

  “打铁还得自身硬”。一个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做成国内一流,殊为不易。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质量包括所依据的标准等,须臾不可掉以轻心。“高标准、严要求”这句耳熟能详的套话,其实并不空洞,反而相当实在。虽然农夫山泉辩称一些指标的“内控标准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可媒体所说另一些指标低于相关国家标准却也是事实不容否认。

  因此,在质量标准上的丢丑露怯,对大企业同样是硬伤大忌。从一定意义上讲,那些拥有缺陷并且迟迟不能改正的品牌,实际上很难算得上是大品牌。

  浏览近期及历年关于农夫山泉的负面报道,发现回应不及时、回应不当甚至不回应的例子并不鲜见。其实,农夫山泉如果足够硬气,每当危机袭来时,都应该直面应对。比如让媒体记者亲临传说中受到环境污染的取水点,以正视听。

  已经有不少媒体注意并议论瓶装水行业相关标准多而乱的问题,因此,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尽快梳理出台权威一统的质量标准。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这也就意味着,对这家企业而言的“坏事”,很可能变成整个行业规范化的一件好事,最终对农夫山泉自身也会成为好事一桩。

  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无疑也给其他饮用水甚至其他饮料、其他商品生产者提了个醒:在质量标准上决不能含糊和掉以轻心。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社会大众的关注,其实也是对食品安全的热切呼唤。

  (摘编自5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魏京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