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首款产品发行至今,银行理财产品已走过了9个年头。普益财富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2.8万余款,同比上涨25.84%,发行规模2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
相比把钱存入银行吃利息,银行理财产品以稳收益、低风险的特点成为多数人的投资首选。也正因为这一特点让一些投资者陷入误区。购买理财产品时,他们主要听从产品销售人员的宣传、解释甚至误导,一旦未达到收益水平,就会抱怨银行欺骗客户。因此,从以下五个关键词入手读懂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应该成为投资者的必修课。
关键词一:预期收益率。平时常常听到投资者抱怨:“银行产品宣传的收益率有10%,为什么到期只有5%呢?”这是因为理财产品一般提到的只是“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实际收益。实际上,从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预期收益”的概率并不高。
关键词二: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恐怕是被误解最多的概念,很多投资者认为年化收益率就是收益率,这是不正确的。年收益率,就是一笔投资一年实际收益的比率。而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并非真正取得的收益率。比如投资者拿出10万元,购买了某款年化收益率为3.1%的91天理财产品,并不意味着到期后银行支付给投资者3.1%的收益,即3100元。实际上,投资者可以获得的3.1%的年收益换算到91天的收益水平,应为10万元×3.1%×91/365=772.88元,扣除手续费,实际上还不到772.88元。
关键词三:认购期限。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到期日意味着产品到期、停止运行,而银行要在“到账日”才会把本金和投资所得返还给投资者账户,这中间会有时滞。资金到账日是指产品到期日或提前终止后到资金打回到投资者个人账户之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资金不计息。
关键词四:到期保本。到期保本并不等于永远保本,一般而言,保本产品是持有至到期时才能保本,如果提前赎回,投资者必须支付相关费用,不仅不会保本,本金还会遭受一定损失。
关键词五:风险提示。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说明书或风险提示介绍,都在整套说明书最后,有些则是单独的文件,投资者应向银行索取。同时,理财产品说明书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会被隐藏在小字号说明文字里。不少投资者只注意看理财产品宣传单上的“收益”字样,却很少去看风险提示。实际上,产品风险提示中,含有重要的风险信息披露,投资者应该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