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维持货币政策不变 美联储将加大QE调整灵活性

2013年05月03日 07:57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联储当地时间5月1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并在随后公布的利率决策声明中宣布,继续维持目标利率在0%到0.25%不变,并维持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声明中一段关键字句表明,美联储调整资产购买计划的意图更加明显,但具体调整方向还需视未来经济走势而定。

  与3月会议声明的措辞相比,美联储此次声明对经济形势的根本判断变化不大。美联储表示,美国经济活动继续温和扩张;劳动力市场有所改善,但失业率持续上升。此外,住房开支和商业固定投资上升,房地产业进一步复苏,但财政政策正在抑制经济增长;通胀水平依然保持在目标线以下。《华尔街日报》称,5月声明明确指出财政政策抑制经济增长,表明美联储对于政府自动减支的影响更加担忧。

  与市场预期一致的是,美联储并没有在本次会议上作出重要政策决定,而是表示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接近于零的超低水平,直至失业率从目前的7.6%降至6.5%以下,并执行每月85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即分别购入400亿美元长期国债和45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维持较低借贷成本,提振经济。

  不过,与3月会议声明不同的是,美联储此次正式表明,将会根据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前景变化来增加或者减少购债规模,以维持适当的政策宽松。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同时列举出两种可能性,是为了保持政策灵活度,以便根据经济形势来做出相应调整。

  今年3月份,随着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明显好转,美联储官员们曾开始讨论如何以及何时可以缩减上述债券购买计划,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逐渐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种种预期。然而5月声明的此番表态削弱了该预期。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分析师们此前一直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下半年减少量化宽松的规模,但现在许多人表示已不那么确定。

  研究机构资本经济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斯认为,美联储指出购债计划可以被双向调整,或许意味着短期内放慢购债速度的可能性下降了。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此次声明表明美联储对其购债计划转向更为中立的立场。这显示美联储的政策指针出现了微调,其削减购债规模的意向有些降温,而保持量化宽松的意向有所上升。

  近期的经济表现使美联储高层的政策意向出现了分歧。首先是通胀水平走低。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目前的通货膨胀率接近1%,距离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尚有距离,低利率引发的担忧或致使美联储放慢对退出量化宽松的考量。其次是经济发出走弱的信号。美国一季度经济增幅不及预期,3月份新增就业岗位锐减,制造业扩张步伐连续放缓,自动减支计划的副作用正逐渐显现。

  《华尔街日报》认为,此次美联储的关注焦点似乎转向了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下行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可能需要采取更多宽松措施。美国劳工部将于本周五公布4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如果数据再度令人失望,美联储可能会开始思考加快购债规模,而不是减慢。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斯托克表示,受制于自动减支计划带来的财政紧缩效应,美国经济年终将出现减速,考虑到增长可能趋弱和低通胀的局面,美联储宽松政策持续的时间可能比之前预期的要长。

  《华尔街日报》称,投资者目前至少可以肯定,在确定美国经济能够经受住自动减支的影响前,美联储将继续每月购买850亿美元债券,同时需要做好美联储购买更多债券的准备。

  巴克莱银行指出,美联储声明意味着Q E规模在经济继续停滞的状况下有被再度扩大的可能,这提振了金融市场情绪,美国债市收复决议发布前的跌幅,此前一度出现大跌的商品市场也止跌企稳。在决策声明公布后,黄金缩减跌幅,但由于经济数据不佳 ,美 股 反 弹 乏 力 ,最 终 三 大 股 指 跌 幅 均 达 到0.9%。此外,由于美联储维持购债计划,货币政策维持超宽松格局,经济复苏又呈现疲弱前景,使得美元整体延续弱势格局,美元指数连续第六日下跌。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