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但凡较为知名且成功的产品,尚没有一个是以合作方式存在的,比如QQ、微信、360……;相反,倒是很多前景叵测的公司,以“资源互补”名义,引入了其他合作方,比如开心网引入了腾讯、PPS引入了百度……当然,不论是注资还是并购,无非是比例和角度的区别,关键是:合作之后,这些产品从此不再“纯粹”。
日前,新浪苦心经营、寄予厚望的微博,也不再“纯粹”了,被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入股,占总股本的18%。且未来阿里巴巴还可以继续注资,将股权比例提高至30%。
对于这个合作,新浪董事长曹国伟的解释是:“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将让微博在建立独特商业化模式的道路上,步伐更稳健,更富有想象力。”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的解释则是:“两大平台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发展,而且会给微博用户带去更多独特、健康、持久的服务。”
那么,这笔令人瞩目的买卖到底会对业界产生哪些影响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笔者浅见,多少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一、马云可以无忧享受生活去了。聪明如马云者,在临“退休”之前来此一举,实在是高。一是利用了新浪微博的剩余价值,在其彻底式微之前,为阿里的电商帝国再增加一个入口。至于这个入口用处有多大、能用多久,这是后话。占上就是胜利,哪怕以后新浪微博落得个中国雅虎那样的命运也无妨。此外,与新浪这个拥有巨大话语权的门户结成了亲家,阿里以后的媒体费用估计也能省去不少,当然,阿里并不差这点钱,关键是有了这个亲家,有助于实现“上医治未病”。
二、张朝阳、马化腾的坚持没有白费。搜狐和腾讯在微博这个产品上跟新浪缠斗了很久,到了最后,张朝阳几近放弃,而马化腾得了意外之喜微信后,在微博上也就不再执着。不出意外的话,获得阿里注资的新浪微博,将大踏步的向商业化进军,至于微博的媒体属性,权重自然下降。需要提及的是,新浪微博是靠大量名人、明星扎下场子的,而这些“大号”当初看中的恰恰是新浪相比其他门户更为“纯粹”的媒体属性,一旦新浪微博上漂浮起淘宝卖鞋卖衣的广告,估计他们中的很多人要么换地方——换到搜狐微博上;要么换产品——换到腾讯微信上。无论怎样,对于搜狐、腾讯而言,都是好事。而且,两家公司当初“逼新浪微博快跑”的战略也算有了收获,终于在资金上把新浪给耗死了。
三、李国庆“放炮”更有底气了。作为已经上市的综合电商平台,当当网入驻天猫后,曾经被讥笑为自贬身价。为此,总爱“放炮”的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在各种场合都不得不解释:入驻天猫,并非是向天猫“低头”,而是在“利用”天猫。在新浪微博引阿里注资之后,相信李国庆以后“解释”时会更有底气:把东西放到别人柜台上去卖,总比把别人都招到自己家里要强吧。
四、新浪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了。对于微博的投入和希望,只有新浪和新浪人自己才知道。微博是新浪的骄傲,而且是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骄傲。如果搜狐、腾讯、网易没有微博,失去的不多。如果新浪没有微博,几乎等于失去了一切(此次收购,新浪微博的估值为32.56亿美元,而新浪目前的总市值约36亿美元)。当然,被阿里注资并不等于新浪失去了微博。但是,随便一个普通人都会明白,自己养孩子与找个外人一起养孩子的区别。这也就是文章开篇所言,一个成功的产品几乎很少是“合作”出来的。
上述所言,戏谑不少。但无论怎样,不看广告,看疗效。